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20942
大小:17.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5课《盘山公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5课《盘山公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5课《盘山公路》 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盘山公路》。课文大体由三个版块的内容组成:第一版块课的引入,由盘山公路和往汽车上搬重物,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的内容是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直接提升重物与使用斜面比较”和“斜坡坡度大与小的比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的内容教学是本课教
2、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认识斜面——提出问题,科学探究——联系实际,生活应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
3、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3.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4.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5.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7.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1.歌曲《山路十八弯》 2.盘山公路的课件。 3.分组:测力计10个、长短不同(10cm、20cm、30cm)的木板各10块、带钩的重物10个、木块10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好吗?(播放歌曲《
4、山路十八弯》)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山路十八弯)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歌曲里是怎样描写山路的?那么上山的公路是什么样的?你能否用几个词语简单描述一下?(弯弯曲曲、有坡)〈学生叙述后,课件出示盘山公路图〉 平原的公路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一下?学生描述,出示平原的公路进行对比,提问:上山的公路与平原的公路有什么最显著的不同?(路面是斜的,在山间绕来绕去
5、)因而我们称它为盘山公路。(出示课题:盘山公路) 今天,我们就围绕盘山公路展开研究,关于盘山公路你最想研究什么?(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老师:上山的路为什么要绕来绕去而不是直接修上去呢?(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取) 前几天老师做了一个体验活动(出示图片,并叙述:老师想把摩托车搬到台阶上面去,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后来找来一个同事帮忙,费了好大的劲才搬上去),谁能帮老师想个简单的办法,能轻松的把车搬上去呢?(学生回答)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让老师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道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结构图)这位同学搭起的木板,不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而
6、是一种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 二.提出问题,科学探究斜面的作用 1.提出假设(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做出猜测:斜面可以省力)(如果使用斜面就可以省力)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师:你是怎么知道斜面可以省力的?(猜的、感觉) 师:只凭猜测和感觉行吗?(不行) 师:那我们要通过什么来验证猜测?(实验) 2.验证斜面的作用 ⑴老
7、师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材料:木方、20cm长的木板、测力计、重物),怎样做才能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呢?你打算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口头进行) ⑵交流方案。(比较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大小。) (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可先由学生说,教师再补充。(如分工协作、准确读数、用力均衡、做好记录、纪律等) ⑶分发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协作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