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65812
大小:18.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练习2》教学设计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练习2》教学设计一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0【教学要求】: 1、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4、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5、学写毛笔字:笔画“撇折”。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现状及教学实际情况机动安排。 【教学过程
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1)在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各自认真地读读短文,一边读一
3、边想这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点、评议。 (3)读一读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试着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进行指点。 3、练习 (1)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4、反馈 (1)教师巡视学
4、生,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 (2)发现好的练习,放在屏幕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3)请同学完整地读一读短文,体会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给带来的美。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老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
5、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6、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①指名读题。 ②讨论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7、①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②老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上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背诵。 ②指名背诵。 2、背诵古诗《清明》 (1)审题。 ①指名读题目要求。 ②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在清明时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指导。 ①学生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或问问同学。 ②读诗的前两
8、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④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