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

ID:27960794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_第1页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_第2页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_第3页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_第4页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研究综述摘要: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声调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于非声调语言,在汉语中声调最重要的作用是区别意义。对于来自非声调语国家的蒙古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的学习上,普遍反映出声调习得是一大难关。本文对“蒙古国学牛”和“声调习得偏误”为主题词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其分析做综述分析。关键词:蒙古国留学生;声调习得;研究综述一、汉语声调研究中国古代已经发现声调具有辨义的作用,但对物理声学认识的模糊,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上世纪20年代,由刘复和赵元任等语言学家引进西方语音仪器,证明声调的高低是由

2、声带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的。刘复(1924)用从法国带來的浪纹针测量音高频率,创制“刘氏声调推断尺”,测得包括北京在内的12个方言点的音高数据。赵元任(1930)创制“五度标记法”标记声调,不仅可以运用于普通话声调研究,也可以进行方言声调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随后,白涤洲(1934)依循刘复的方法也对北京话的声调做了较为精细的研究。赵元任用五度制表示声调基频变化,罗常培和王均(1957)对调值的认知是:阴平高平[55],阳平中升[35],上声低降升[214],去声高降[51]。吴宗济和林茂灿(1989)运用语音实验法对普通话

3、四声的基频、时长和强度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发现阴平调调值和去声调调值仍为[55]和[51],阳平有[25]、[35]、[325]和[425]四个调值,上声有[214]和[212]两个调值。林茂灿(1965)通过语音实验发现由于声带运动的惯性和读音时强调等因素的影响,声调在起始上升会产生“弯头段”,在末尾下降会产生“降尾段”,负载声调音高信息的是“调型段”。Howie(1974)指出字音屮的声调部分,主要负载在元音和韵尾上。朱晓农(2010)认为声调时长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声调的起点不是整个音节的起点,而应该从韵腹的起点

4、算起。石峰(1991)认为每种语言或方言都有其特定的声调格局。声调格局是由某一语言或方言屮全部单字调构成的。他依照了刘复(1924)、白涤洲(1934)、罗常培和王均(1957)的实验数据,按照T值公式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并加入了自己研究的数据,做岀北京话声调格局。二、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的研究现状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声调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单字声调到两字组乃至三字组以上的研究。冃前对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的研究。张金梅(2006)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声韵调分析

5、了蒙古国学生的“洋腔洋调”,她指出蒙古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最难掌握的单字调是阴平和去声,在两字组的发音上,前字的调长长于后字,并认为这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别造成的。包双喜(2007)提出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往往把汉语的声调与蒙语的语调混淆,认为出现语音这种语音偏误的原因是母语负迁移。他还提出了针对语音教学的建议,“用具体的例子和五度竖标图反复练习'四声',体会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提高辨别'四声'的能力。”张瑞芳(2008)运用感知和经验总结的方法指岀蒙古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声调方面的偏误最为严重。具体地,单字调阴平调值在[4

6、4]甚至更低;阳平调值起点低于3度,终点达不到5度;很难掌握上声高降升的发音特点;去声调值起点偏低,调长偏短,发音短促。徐剑(2008)釆用听辨的方法发现蒙古国学生单字调调值偏低,去声发音短促,这与张瑞芳的研究结果相似;阳平发成低降升的曲折调;部分学生把上声调读成[324]或者阳平。她对声调教学提出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设计听辨发咅组合的建议。陈金香(2009)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和对比研究发现蒙古国留学牛轻声掌握较差,往往读成去声;阴平读作高升或低降;上声变调时,上声和非上声相连,前字读阳平,这是对上上相连规律的泛化;

7、在语流屮发音更为困难。她也对蒙古国留学生形成语音偏误的原因进行阐释。乌仁赛罕(2011)在教学实地调查中发现蒙古国学生阳平和上声发咅偏误较为严重,容易用阴平和去声代替阳平和上声。她指出由于蒙语长元音造成的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容易把阴平误解为蒙语的长元音。焦琪(2012)基于教学的总结指岀蒙古国学生在学习习得汉语声调时,把阳平字读作阴平字,去声的调域低于普通话标准音的调域。孟和图拉(2012)通过听辨方法,指出蒙古国学生调域存在偏误,并提出加强学生声调听辨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刘丽颖(2012)认为蒙古国学牛学习汉语阴平和去声的难

8、度大于阳平、上声和轻声,也会出现四个声调混淆的情况。王琳(2014)运用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指出初级蒙古学牛声调偏误率阳平上声〉去声〉阴平,并认为母语负迁移是造成声调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乌仁高(2014)通过问卷调查和听辨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蒙古国留学生在语音上的偏误主要表现为:阴平调调值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