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

ID:27956218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_第1页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_第2页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_第3页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_第4页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意义类型与批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國古典詩歌的意義類型與批評方法任何一門學科,「方法」都很重要。現行高中國文課本有不少古典詩,當我們去面對學生,要把這些詩的意義詮釋出來;在方法上,有些什麼可以遵循的法則?所謂「方法」,指的是:當我們的行為想要達到一個目標,例如我們的行為是去解釋一首詩,「把詩的意義解釋出來」,這就是目標。那麼要達到這個目標,在行動的方式及步驟上,必須有一套可遵循的法則。這套法則,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方法」。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古典詩的批評方法」。在瞭解批評方法之前,我們必須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意義類型作個歸納;只有通過類型的歸納,才能夠找出可行的批評方法。因為整個中國詩歌統計起來,多達幾十萬首。面對

2、這幾十萬首詩,我們必須把意義類型化,就等於把幾十萬首詩歌意義的共同特徵找出來。經過歸納之後的類型可能不超過兩三種,然後我們就可以針對這兩三種類型,去提出有效的批評方法。這就是我們首先要去瞭解意義類型的緣故。中國詩學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詩是什麼?」。這個問題乃是針對「詩的本質」所提出的思考。在中國傳統的詩歌理論當中,對「詩的本質」這個問題,大抵有兩種不一樣的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所謂的「詩言志」。「詩言志」在《尚書》的〈堯典〉被提出來以後,便成為「詩是什麼」的第一個答案。從先秦到兩漢,大抵都是以這樣的觀念來看待詩。另外到了魏晉時代,第二種提出來的說法,就是「詩緣情」。這兩種對「詩歌本

3、質」所作的解釋,便成中國詩歌意義的基石。在這個基石上面,我們把詩的意義類型可歸納成四種,就是意、理、興、趣。這四種類型在古代的時候叫作「格」;「格」就是「式」的意思,指事物存在的形式。所謂的意格、理格、興格、趣格;用這四種「格」來作為詩意義的分類,乃明ㄓㄣ代謝榛《四溟詩話》所提出來的。四種格分別是什麼意思,在謝榛的《四溟詩話》裏並沒有解釋。我後來在寫《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的時候,曾經對這四種格作了比較詳盡的詮釋。古人講話很簡略。什麼是「意格」?什麼是「理格」?什麼是「興格」?什麼是「趣格」?謝榛只為每一種格舉詩為例,並沒有概念上提出說明。我現在就從概念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解釋。一、意格

4、所謂「意格」,指的是那一類詩呢?有一類詩是把感性的直覺經驗作為對象去反省,因有所覺悟而形成價值判斷的意念。我們活在現實世界,會碰到種.---種事情,例如與朋友離別,或親人死了,當下覺得悲傷,或快樂、或生氣,這就是所謂的感性直覺。但是一道「意格」的詩,不是把這種感性經驗,直接地抒發出來。我現在心裏覺得很快樂,就把快樂直接地寫出來;覺得悲傷,就直接地寫出來,這樣不能稱為「意格」。「意格」的詩,必須把內心的感覺經驗對象化;也就是把內在的感覺經驗,客觀地放在對面,去反省,去重新想一遍。比如我昨天很生氣,到了第二天冷靜下來,把昨天為什麼發生那樣的事情作個反省,從反省中覺悟出一些意念。這種種意

5、念,往往含有價值判斷,開始有了美呀、惡呀、善呀的念頭;把這些意念表現成詩便會構成「意格」之作。舉李商隱的〈蟬〉詩為例: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首詩的題目是〈蟬〉,至是所表現出來的意義絕對不單純,因為裡面已經綜合了許多經驗。綜合了些什麼呢?綜合了他自己很多人生經驗。「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這二句綜合了他大半生的遭遇。我自知道李商隱的一生當中,始終過著遊幕生活,不斷轉徙於各個節度使之間,做了一個微薄的小官,到現在還好像木偶人一樣,到處漂泊。而故園已長滿了雜草,他卻不能像陶淵明一樣歸去。因此這二句綜合了這許多經驗

6、。而整首詩不但綜合了詩人自己的經驗,也綜合了他所看到的蟬的經驗。蟬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是「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樹上的蟬一直啼,由白天啼到深夜,啼到五更,聲音稀稀疏疏,都快要斷了氣,可是「一樹碧無情」呀?這就好像他所面對的環境,沒有人同情他,欣賞他。樹上的蟬,跟他同樣的遭遇;因此在物我合一的綜合反省下,他馬上就想到那高高站在樹上的蟬,不管怎麼叫,都沒有人理會;蟬的「高難飽」,也就是他的現實處境。這裏的「高」指是是清高樂非商立高。因為蟬站在樹上,餐風飲露,當然是清高;詩人也是一樣,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可是現實的遭遇,卻連飯都吃不飽。這是他的命,不管費了多少力氣,在那兒即苦,在那兒

7、呼喊,同樣沒有用。可是人生面對這樣的處境,怎麼辦?這是人生觀的問題,所以最後說「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即使面對這樣困苦的人生,依然還是堅持自己的「清」,不與世同流合污。像這樣一首詩,已經綜合了多少複雜的經驗,並從當中省悟出道理來,這裏面有他的經驗、他的信仰、他的觀念。我們閱讀這樣的詩,不能只是直覺的感受就可以,而必須要思考,必須進入到這首詩的內在去思考、去理解。因為這首詩所表達的並非單純的直覺經驗,而是綜合反省了複雜的人生經驗。這樣的一首詩,我們就叫它是「意格」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