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ID:27953064

大小:7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_第4页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踝足矫形器(AFO)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为治疗脑瘫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脑瘫患儿临床资料40例作,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应用踝足矫形器康复训练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总改善率、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以及ADL(R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o结论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关键词:踝足矫形器;小儿脑瘫;康复;应用价值踝足矫形器是改善脑瘫患儿步

2、态助行的一种矫形工具,对脑瘫患儿的下肢异常站立姿势冇很好的纠正作用,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可以更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1]O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中心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我中心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关于脑瘫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均在知晓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且签署相关同意书。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中有12例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该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58±2.26)岁,疾病分型:2例四肢瘫、7例偏瘫、11例双侧瘫。实验组应用踝足矫形器康复训

3、练方法,实验组中有13例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该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60土2.27)岁,疾病分型:1例四肢瘫、8例偏瘫、11例双侧瘫。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根据患儿的异常姿势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运动疗法,与此同时提供针对性地训练。2.2实验组实验组应用踝足矫形器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2.2.1以神经生理疗法为主的运动康复训练,釆取一对一形式进行针对性训练。利用训练针对性地训练对异常姿势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进行有效抑制,从而逐渐恢复患儿正常运动

4、的康复治疗方法。在实际康复训练过程汇总,对患儿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跟腱等开展相关训练,以期能够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此类康复训练3次/w,40min/次,连续治疗3个月。1.2.2.2踝足矫形器佩戴方式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足部用力角度等,按照设计要求提供针对性地配置方法,采用石膏绷带等进行个性化制作,在给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需要保证足置于正中平底位置,反复行走之后存在不适情况时必须立刻进行调整,一直让患儿感到舒适为止;在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需复查1次/月,以期能够清楚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与此同时对踝足矫形器予以合理的调节,从而充分发挥出踝足矫形器的作用。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儿

5、的总改善率、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以及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4疗效评价标准1.4.1改善评价显著改善:患儿肌张力下降超过1级,足背屈角减小>10。;有效改善:患儿肌张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未超过1级,足背屈角减小超过5。〜10。;未改善:患儿肌张力未变化,足背屈角减小〈5。o1.4.2改良Ashworth分级评价采用Ashworth分级量表进行评价,其中0分为0级,1分为I级,2分为II级,3分为III级,4分为IV级。1.4.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分为完全能够自理、2分为自理稍有困难、2分为自理需要人帮忙、4分为无法自理。1・5统计学方法采

6、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土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的总改善率比较实验组总改善率为95%,15例显著改善、4例有效改善、1例未改善,对照组总改善率为80%,9例显著改善、7例有效改善、4例未改善,实验组总改善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实验组患儿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H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6±0.48)分、(96.48±2.28)°

7、、(3.88±0.08)分,对照组患儿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8土0.51)分、(96.52±2.33)°、(3.91±0,11)分,两组患儿治疗前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00±0・62)分、(95.21±2.10)°、(3.03±0.22)分,对照组患儿改良Ashworth分级、足背屈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31土0・5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