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43697
大小:78.4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俄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俄汉翻译中文化因素摘要:语言,反映这一个民族的文化,解释民族文化的内容。透过语言人们就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语言的翻译,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传播。文化因素在翻译中更加得到翻译者的重视。关键词:翻译文化因素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广义的概念,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们把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在辞海中文化一词: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2、,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可以说文化是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正所谓一家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体。二.语言与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作为传播和记录民族的工具__语言,就包含太多的历史与文化等因素。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内容,表达
3、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例如:在俄词是手;臂,胳膊。yHero«JIHHHbiepyKM.翻译成他手臂很长。因为俄罗斯人的思维的特点,就不能翻译成他的手很长。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当然,语言也是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由于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异族文化的传播,语言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这样文化又影响和制约了语言。就一定的历史阶段而言产生的新词,大多是适应新事物,新现象的称名需要而产生的。例如:苏联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
4、域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在当时出现TeHeBHMK影子经济的从业者3K)raHOBeu久加诺夫的支持者等。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迗说:“语言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文化对词语和成语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对某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无法实现对原文的翻译。”正因为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翻译时要注意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一.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
5、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由于俄罗斯特有的社会风情,18、19世纪的俄罗斯是一个从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社会(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文学群星璀璨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冲突,各种社会群体都在维护自己的群体利益,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俄罗斯的作家们也在思考和观察,塑造了这时候各个社会群体的不同人物形象。就会有很多代表文学形象的专有名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形象。在俄罗斯文化中可能是家喻户晓,但是在汉语文化中却没有对应的概念。如“nJIK)LUKM”一词,是果戈理笔下地
6、主形象像,是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泉之一:泼留希金。O6jiOMOBeq(萎靡不振的人)06JT0M0BLUMHa(奥勃洛莫夫习气、性格)是有冈察洛夫中《奥勃洛莫夫》主人公06JI0M0B名字转化来的。一个民族的俗语、谚语、成语之类也往往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在翻译中,应该根据语言上的考虑和艺术上的考虑,在可能范围内加以移植。比如俄语中常见的成语kakrpm6binocjie表示新鲜事物的产生,在俄罗斯中“rpmba”蘑菇一词。但是在汉语翻译中,常会翻译成雨后春笋,用“笋”这一个形象表现。因此,当表达同一语用意义时,不同
7、的民族总是选择在其客观生活环境中熟悉的事物来表达。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成语,俗语等。一.如何处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上,一般有两种对立的翻译手法,就是“异化”和“归化”。所谓异化就是译文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作“说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展示原作是“怎么说”的,以便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特有的风味。那么“归化”就要求译者接近读者,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以信接受者为核心。1.保留原作中的文化特色1"列女口:He3^0p0BbIHMHTepeCKHapKOTHHecKHMnpenapaTaMhepe/]
8、,koBbi3biBaet»ejiahmenonpoSaBaTb3anpeTHbiflnjio,jihqhoy3hatb,chemero,kakroBopuTCBeJ],nt.例句中“3anpethbinjio”源自《圣经》,夏娃受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