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0982
大小:36.3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7
《xx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梳理(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XX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梳理(苏教版) 第五单元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以写景状物为主,在由词语向句子,向段落过渡方面,有以下几个训练重点可以落实: .修饰词语。景色描写的一般语言优美,其中一个突出的就是成语使用较多,因此要予以关注。另一个是修饰语的使用,叙事重在铺陈事件的发展,而写景要描摹景物的特点,因此修饰性成分必不可少,比如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等,第一篇课文《东方
2、之珠》一上来第一节就是一串短语。 2.变化词语。越来越。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3.比喻句。写景的比喻句的使用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因此比喻是句子使用的一个特色。小学各个年级都在训练比喻句,都有比喻句的练习,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为了使学生的造句之类
3、的练习达到正确的应试目的,往往要求学生是越简单越好,多了会出语病,还会有错字,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平时教学中是要不得的,平时的造句练习,尤其是三年级,必须要力求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比如,这一单元的比喻句,特别可以借助《小露珠》这篇课文,进行重点训练,先阅读分析为什么可以这么比?找到两种事物之间内在的相似之处。再学习运用,就借助文本中的事物,给他们找个合适的比喻,比如青蛙、蟋蟀、蝴蝶,你会用什么比喻?然后再拓展到生活中,可以结合上个单元中秋天景色描写的作文进行。 4.拟人句。拟人是写景生动有趣的一个秘诀
4、,是景物描写必备的方法,本单元可作为学习的重点之一。比如《小露珠》一课中就有很多,太阳公公的、向日葵的、白杨树的,这里直接把事物当做人写,再直接一点,就是用上动词,再进一步用上表达人物情感的语词。虽然这项练习到六年级才具体有,但这里我们也可以作练习,为提升学生作文的语言功底。 5.排比句。这一组课文中最少出现两次“有的……有的……”这种句式,可作练习。 6.总分结构段。这在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有接触,也有练习,这一单元仍然要作为重点,并且要提高要求,注意分写句子之间的层次,内在的逻辑结构。 7.承接段。《
5、石榴》一课课后有明确的要求,按品尝水果的先后顺序,写一种水果的口味,要特别注意的是衔接过渡,以及之间的逻辑顺序。 4.东方之珠 【字】 音:倾、鳞、潮、舒、精、串(窜)、闹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形:舒、剧(据)、精(静、净、竟、睛、清) 【词】 成
6、语:举世闻名(闻名遐迩、闻名于世、驰名中外)、开怀大笑、摩天大楼(高楼大厦、高堂广厦)、鳞次栉比(栉风沐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应接不暇)、人流如潮(人山人海、观者如堵、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奔流不息(川流不息) 词语造句:倾听、闪耀 不同比喻词:成了、如同 修饰词: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闪耀的灯光、五颜六色的焰火、金色的沙滩、轻柔的海风…… 【句式】 比喻句:整个香港成了灯的海洋。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排比
7、句:有的……有的……有的…… 【段落】 总分构段:课文第五节。仿写“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角度:车、人、商品、声音、旗帜等。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昆明苏
8、州济南广州香港 2.过渡:香港的美称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香港看一看,好吗, 二、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今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2.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交流汇报。 提问: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夹与大家一起研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