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21823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危险的愉悦一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摘要:《危险的愉悦》再现了20世纪中国上海娼妓的历史,本文认为作者在探宄此问题时所使用“声咅考古”和“关系论”方法尤其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引发如何解决当今中国娼妓问题的思考。关键词:危险;愉悦;声音考占;关系论;中国娼妓问题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34-02在历史研究领域抑或是社会研宂领域中,被压迫群体的知识(底层人群的声音)如何获得并具有可信性?研宄探讨底层社会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
2、。在《危险的愉悦》中,作者贺萧以其涉猎广泛而又细致入微的“声音考古”的工作,在纷繁芜杂的各种档案和文本中认真地挖掘并建构着20世纪中国上海娼妓的历史,以其扎实详尽的研究回应了“底层群体不能说话”的著名论断(美籍印度裔学者斯皮瓦克所提出的)。同时以丰富而错综复杂的细节再现了上海娼妓问题的历史,阐明体现了娼妓问题对于社会与政治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并且提供了一种书写特定历史的范例。一、作者所探讨的问题在木书的导言部分作者开诚布公地告知读者,这项研究“虽称不上是对19世纪晚期至今上海娼妓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3、但却又甚于想像性重构。说算不上是想象性重构,是因为娼妓同其他所有下层群体一样,并没有记载自己的生活。事实上,只是当有人想对她们进行赞誉、谴责、统计其人数、进行监管、为她们治病、分析其病理、对世人发出警示、拯救她们、取缔娼妓业或者用她们作为社会象征等种种情形下,娼妓才进入历史记载”。本书所想要探讨的几个基本问题(如下所述)。(1)核心问题是调查研宂有关事物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之后如何被记忆起来,再后来如何得到历史学者的理解、同时经过其再创造而重新面世的。(2)通过资料搞清当时的观察者是怎样了解上海
4、的娼妓业的。(3)怎样一边对过去进行历史的复原,而同时又在创造性的建构历史的问题。(4)搞清楚屮国人在参与讨论与评论娼妓问题时,如何在变动的历史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他们吸取了什么教训或向别人推荐了什么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教训后来怎样被一再重复或发生了变化。(5)当娼妓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国社会问题时,中国应寻求什么样的现代性?当今国中国娼妓问题当如何解决?二、作者的论述方法作者在论述中所运用资料包括娱乐场所指南、奇闻逸事录、回忆录、文学小说、传奇故事、劝诫文字、市政法令、庭审记录、改革者的禁娼主张、
5、医生和社会工作者所做的性病发病率报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资料并不囿于传统上被认为是所谓“事实”的历史记载,更包括被认为不属于“客观”资料的其它文体。具体说来作者运用两种不同以往学者所用的论述方法来探讨问题的,这两种方法都值得借鉴学习。方法一:“声音考古”。作者放弃了不少激进的历史学家试图通过历史编纂“复原”那些被忽略的群体W史的方法以及“拯救”他们的历史的雄心,转而将冃光投注到那些包含着底层群体历史的各种话语和叙事。作者表示自己不完全同意斯皮瓦克过于悲观的“不可知论”,斯皮瓦克将底层群体(
6、尤其是女性底层群体),看作没有任何自主独立地叙述历史的可能性。为了在各种强势话语和历史档案中捕捉到这个沉默的群体的痕迹,作者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是,以“声音考古”的方法,从各种不协调的噌杂话语相互的关系屮去识别底层群体发出的难以分辨的杂音或细语。作者承认,对于娼妓这个底层群体来说,在历史关于她们的记载巾有太多的静默无声和含混暧昧,以及太多无法填补的空白,她表示自己无意于粘连这些历史的碎片,铺陈出一套浑然一体、了无缝隙的“线性历史”,或者塑造出统一的、同质性的“大写主体”,而是从各种不协调的、相互竞争
7、的话语中去阅读、聆听,在“与那些更显见的、更清晰可辨的力量的关联中”去辨识这个底层群体的声音和行为。方法二:以“关系论”替代“本体论”。作者不是妄图“复原”娼妓在历史中的声音,徒劳地去寻找属于这个群体的所谓“反叙事”,也不是一味炫弄自己对官方文本或精英叙事的解构技巧,把历史研宄变成拆解高级语言的符号游戏,而是着眼于这个群体与各种话语及权力之间的历史关联,努力从中捕捉这个特殊的底层群体社会命运的变迁。对作者来说,底层群体能否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否自主地表述自身的历史己不重要,本质的问题也不在于她们是
8、否拥有始终如一、独立自主的主体性或群体意识。作者倾十年之力所探求的,乃是“一种关系”,希望透过这种关系,尽力发掘出“带有性别指向的主体之轨迹的构造”过程。作者将自己的身份加入到在重构娼妓历史时发生的这样一种关系网络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寻觅‘己然在那儿’的过去,而是寻找历史记载的对象、记载历史的人和我们自己这三方而互相之间游移不定的关系”。作者以关系论替代了本体论,在将“底层群体表述的可能性”问题化解于这样一种关系网络之屮后,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底层如何被表述”,而非“底层真正的存在形式如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