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12814
大小:23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6
《sqvpas浅论慈禧宪政思想及实践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浅谈慈禧的宪政思想及实践江国华孙长龙内容摘要:慈禧太后,这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三次垂帘听政,执政长达48年之久,其间从未使政权旁落,其所创下的千秋家业也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实现。本文中,笔者仅从法律角度来说明慈禧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中国法律尤其宪政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深蒂固的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对君权的追求和热爱,乃至后期对戊戌变法的镇压,使慈禧顿时化身为背
2、离共和的封建制度的忠实守护者;而从她对洋务运动的态度以及晚期新政,“预备立宪”的宪法实践角度来看,她又起到了使中华民族走出腐朽的封建社会,走向民主共和的助推作用。慈禧不同时期的宪政思想及宪政实践都在说明,无论慈禧在当代人们印象中如何,客观上她对法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慈禧宪政思想实践一、慈禧的生平简介慈禧的身世是一个迷。关于她的出身各界说法不一。但比较盛行的观点认为慈禧是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出身官僚家庭。其曾祖父吉郎阿,为嘉庆朝军机章京,补授户部员外郎,掌银库事务,后调任刑部
3、员外郎,官阶五品。其祖父景瑞,以监生捐笔帖式,累迁至盛京刑部主事。道光元年(1821年)任刑部员外郎,掌广西司。十一年(1831年)任河南司郎中,掌审核豫省刑名案件,正五品官。慈禧之父惠征,也以监生任笔帖式,累迁至吏部郎中兼工部宝源局监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外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正四品。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见张研著:《原来慈禧》,重庆出版社,第22页-第23页。.---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史学界也有两种比较盛行的说法。一说慈禧出生于山西长治县西坡村(有众多人证物证);一说慈禧出
4、生于北京。虽然慈禧出生于山西的证据很多,但是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慈禧的出生地应当“根据慈禧出生时其父母的所在地来确定”见俞炳坤:《慈禧家世》,取自刘北汜著:《实说慈禧》,紫禁城出版社,第46页。。因慈禧出生之时,她的父亲和祖父都在北京任职,所以可以确定,慈禧于道光十五年十月(1835年2月)出生于北京。同历史上所有有争议的人物一样,慈禧拥有传奇的一生。咸丰元年(1850年)春,咸丰帝大选秀女。美貌动人的叶赫那拉氏应诏入选,并于翌年二月中选,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奉旨进宫,时年十八岁;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与慈安发
5、动“辛酉政变”,开创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慈禧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22日慈禧因病去世,卒年七十四岁,被安葬于清东陵定陵。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在执政期间,她既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能够因时制宜的进行改革。在众多变革的呼声之中通常表现为一个矛盾的统治者。但是,慈禧虽然在政治上专横跋扈,但其一生致力于封建的统治,对于吏治民生,民主法治,文化传播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慈禧皇太后.---一、慈禧的宪政思想(一)慈禧对待政体改革的态度慈禧上台执政期间可以说是遇上了中国社会的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其所经历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都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她对待国内几次重大改革的态度,或者积极响应,或者不置可否,或者主动发起,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历史学界对于慈禧参与的改革大多给予负面评价,但是从她历来的态度不难看出,她对待改革有着十分积极的一面,只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她有自己的底线,即不得触动其封建君主的统治。只要不超越这个底线,她在改革过程中的表现完全可以定性为正面的。首先,第二次
7、鸦片战争之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很多权利和利益。“外洋之为中国患如此其烈,实为亘古所未有。”湖南巡抚王文韶奏,参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第81页。此时的中国已经“积弱不振”刘铭传奏,参见《皇朝经世文续编》(五),卷一百九,第一页。。所以清朝一些进步大员们便意识到朝廷空前的危机,逐渐觉醒,寻求“自强之道”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奏,参见《洋务运动》(五),第119页,筹措“自强之计”文祥奏,参见《清史稿》卷三八六,第11692页。,以期待“自图振兴”咸丰十年恭亲王奕等奏,参见《洋务运动》(一),第5页
8、。。慈禧对于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目的是非常鼓励的。她在上谕中经常提到“时事多艰”,不只一次地告诫各级官吏,务必要“同心求治”,发愤自强,振衰起弊,并多次“训诫军机大臣,痛除旧弊,勉励自新”。见何泽福,戴文杰:《慈禧与洋务运动》。可以说,洋务运动较有成效的开展是在慈禧的支持下实现的。所以在洋务运动中,慈禧可谓是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