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906年,慈禧垂帘时代的宪政萌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06年,慈禧垂帘时代的宪政萌芽MEMORY一岁月备忘100年前,清王朝风雨飘摇,为了挽救其颓败的命运.慈禧下决心改革政治.五大臣被派遣悄悄出国,重点考察君主立宪制成功的英.德.日等国.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发表"仿行宪政"上谕.这道破天荒的宪政上谕.让朝野上下一派欢欣鼓舞.民间立宪团体也风起云涌.时代风气在悄悄转换.中国开始从古代向近代悄悄转型.1906年,慈禧垂帘时代的宪政萌芽l898年秋天,慈禧太后的屠刀在北京菜市口齐刷刷地砍下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头颅,血花四溅,老迈帝国在一
2、片肃杀之气中,徐徐落下了l9世纪阴沉的帷幕.纪元更始,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于八国联军铁骑进京的烽火狼烟,垂帘听政,主宰中国的慈禧仓皇西逃,万乘之尊一路上饱受流离之苦.这才有了1901年1月29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颁发的那道变法谕旨,这是20世纪出现的第一线微弱之光,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末新政"的起点,它意味着慈禧开始接过戊戌变法染满鲜血的衣钵,尽管她的出发点只是要挽救摇摇欲坠的宝座."变法自强"下的晚清新政l901年l0月2日,慈禧再次下达懿旨,表示"变法自强"的决心,在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封
3、疆大吏推动下,晚清新政开始启动,不过步履缓慢.到1905年7月之前,朝野上下要求立◎傅国涌宪的呼声很高,清廷决定派遣大臣出国考.察政治,枝枝节节的变法这才逐渐指向政【治体制的层面.我们可以把此举看作是清廷决心改革政治的信号,当然这个时候慈禧还没有下决心实行立宪.9月,也就是清廷下诏废止运转l300年之久的科举制不久,五大臣大张旗鼓地出国考察,结果在上火车时遇到了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吴樾当场取义成仁,五大臣有惊无险,但出l国的行程被推迟了几乎半年.l1月,清廷颁发上谕,要政务处筹定"宪法大纲".当
4、年l2月和1906年1月,鉴于上次的教训,五大臣悄悄地分两批出国考察,他们足迹遍及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重点是考察君{=立宪制成功的英,德,日等国.五大臣之一的载泽归国后,l906年7月24日,他在回答慈禧的询问时,明确主张立宪,效法日本.另外两位大臣戴鸿慈,端方不仅当面告诉慈禧"立宪利国利民",而且联名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提出宪政变革的初步方案,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设立议会,学习外国地方自治,做好实行预算决算的准备等等.张之洞当时认为民智未开,教育不普及,反对宣布立宪,袁世凯,岑春煊,徐世
5、昌,孙家鼐,张百熙等人则赞同立宪,但服制不能更改,辫发不能变,典礼不可废.当年8月27曰,袁世凯应慈禧之召进京,他主张从改革官制人手,预备立宪.他在北京的立宪热情空前高涨,声言"官可不做,法不可不改","当以死力相争".谁反对立宪,谁就是"吴樾",就是"革命党".他的这些言论一时博得了"倡导立宪"的声名.29日,慈禧召见大臣会议宪政之事,只有两个人默然不吭气,一个是王文韶,一个是鹿传霖,其他人都表示应该实行立宪,最后慈禧态度明朗了,王,鹿也只好勉强表示同意.9月1日,清廷正式发表"仿行宪政"上谕
6、,提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原则,以及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等内容.消息传来,朝野上下,商学各界一片叫好声,以为这是千古未有的盛举,到处奔走相告,甚至有喜极而泪下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海外立宪派,和国内张謇,汤寿潜,汤化龙等代表的国内立宪派更是欢欣鼓舞.立宪派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地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热烈祝中国社会导刊臣.HlNA∞8IETYPERloDlcAr贺9月1日这道破天荒的宪政上谕.9月5日的北京街头,商务印书馆分馆,公慎书局,江西学堂,以及多家报馆,阅报社,挂出
7、龙旗庆贺,各个学堂乃至军事学堂都举行了庆祝活动.11月25日是慈禧太后的生日,本来人民都很冷淡,并不理会,这一年却大不相同,各学堂学生上万人齐集京师大学堂,举办庆贺立宪典礼.《京华实报))l906年第53号报道说:"从此要实行立宪,这次圣寿就是实行立宪的纪念.这等的好日子,拍着巴掌,跳着脚儿,要喜喜欢欢的庆贺大典."天津,保定教育界也纷纷开庆祝大会,保定师生高呼"立宪万岁"的口号,大唱新编的《庆贺立宪歌》.最热烈的还是在上海,9月9日,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总商会,华商体操会,南市商业体操会,洋
8、货会馆,商学补习馆,商学补习会,商学公会,各学校纷纷开会庆祝,上街游行.那些在晚清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自治组织,新兴的教育,报纸,无疑都是宪政最坚定的支持力量.16日,上海各大报((申报,《【时报》,《c中外日报》,同文沪报》,《南方报》等联合举办庆祝会,到会的上千人,马相伯,郑孝胥等发表演讲,马相伯的讲词登载在((时报上,我们现在还能读出他当年的激动和兴奋:"我中国以四五千年破坏旧船,当此过渡时代,列强之岛石纵横,外交之风波险恶,天昏地暗,民智未开,莫辨东西,不见口岸.何幸一道光明从海而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