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

ID:24421474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_第1页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_第2页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_第3页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宪政的萌芽与发展许义军(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木文主要介绍宪政思想与宪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从清末民初、新民主主义时期及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发展的时代特点,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宪政的发展,最后,展望了我国宪政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宪政理念;宪政体制;公民权利中图分类号:D91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1中国宪政的萌芽与曲折发展是近代中国只体国情同世界发展形势的产物。中国社会对宪政问题的思索始于侵略,丙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

2、,先进的、关切国家命运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求索救亡图存之道,他们试图通过“君主立宪”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士大夫的国家主义宪政思索在中国历史上过眼云烟。中国自清末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始,产生了十多部宪法与宪法性文件,反映了中国宪政与法治历程的艰难与曲折。中国的立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时期,辛亥革命与军阀的尝试立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中国的宪政经历了萌芽、发展与稳步确立的时期。从蒙昧走向成熟,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得到根木性的变迁,国家权力的结

3、构和组织、公民权利保障,社会的法治思维都有极大的发展与进步。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为了寻求一种新的治世之道,他提出了“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强弱之点,尽在宪法。”因此他提出了“五权宪法”、“三民主义”等思想。由于混乱的中国现实、资木主义发展的滞后性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孙中山的宪政方案最终无法实现。但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民主共和观念、权力分治思想、人权保障理念给蒙昧的中国社会一次大洗礼。“孙中III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宪政0的,正是由国民直接行使选

4、举、罢免、创制、复议四项政治权能的意义上,孙中山认为“民主共和”国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2]十月革命之后,受到马列主义思潮的推动,五四运动爆发,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民主、自由思潮的发展,“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吋代旋律。整个中国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的大舞台,中西文化,传统专制理念与现代政治文明激烈碰撞。“大总统”的逆行、“贿选宪法”的苦涩、“联省自治”的无奈、北伐成功的欢欣与接踵的血腥、民国宪法的终成正果和仓皇败离。[2】他们希望通过西方政治文明的“舶来品”来稳固军阀割据

5、之基。这一吋期,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为宪政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宪政领域也出现大量“舶来品”,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原封不动的被引入,法律条文大量被原文搬用。军阀混战,严重破坏了宪政耐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这一吋期主要的宪法性文件有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1925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吋期约法》及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引用了大量西方成熟的法律条文,他们都具有完整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在公民言论、自由、财产等权利方面都冇一定程度的描述。他

6、们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割据,却都要粉饰以宪政之名,这一吋期宪法也主要是工具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宪政发展真正指明了新方向。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宪政体制,充分了肯定了人民的权利,同吋,1939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同吋创造性的提出三三制原则,这一吋期我国宪政体制的发展也借鉴了苏联

7、模式,吸收其发展历程中的优秀成分,使新型的宪政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自己建立和领导的根据地及解放区内实施新民主主义,而且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为争取民主宪政而斗争,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在内战期间也不放弃争取和平统一,积极促成重庆谈判,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它是我国宪政史上第一部由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阶层民主人士的代表在充分民主协商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大宪章,它规划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8、。为新中国的建立构建了一个划吋代的蓝图。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政体上产生了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内忧外患中探索救国救民的智慧结晶。因此,这部宪法从体系架构、内容文本而言都吸收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优秀成果,融入世界宪政成果的新元素。因此,对于权力的制衡,公民权利的保障都凸显了现代宪政理念,因此在今后几十年的修宪中都承继了“五四宪法”的精要。但是,“五四宪法”基本理念是服务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