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ID:27909430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_第1页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_第2页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_第3页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摘要: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在许多的物理实验中,只要你留心、在意,你会发现水是无处不在的。教学中,如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反思、回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纵横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关键词:物理教学;水;实验水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的生命之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在许多的物理实验中,只要你留心、在意,你也会发现水同样是无处不在的。一、声学实验1.振动发声: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盆中,发现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可以将一杯水放在桌面上,敲击桌面发声,同时

2、观察到杯中的水面晃动,也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液体传声:取一玻璃鱼缸,倒入水,放入一尾小鱼,然后在旁边击掌,会发现小鱼受到惊吓,四处乱窜,说明水(液体)可以传声。在水中敲石头,人也会听到声音。3.音调:取几只啤酒瓶,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然后用小木棍敲击,发现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也可以吹瓶子。二、光学实验1.光在水中传播:在一玻璃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滴几滴牛奶,然后用激光笔向水中照射,能看见清晰的光路;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人造彩虹:用嘴含一口水对着阳光喷水,能看到彩虹,色散现象。3.光的折射:将一只筷子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从

3、上向下观察,发现筷子向上弯折;隔着盛有水的玻璃杯观察物体,发现物体变大。三、热学实验1.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读出示数,练习温度计的使用。2.探究“水的沸腾”中沸腾吋温度的变化及气泡的大小变化。3.蒸发现象,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字,一会字就消失了,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4.液化现象:将水倒入烧瓶中,用带喷头的塞子将瓶子塞住,将喷头对着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等水沸腾吋,可以看到玻璃片上有液化的水。5.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同样质量的水和植物油装入同样的烧瓶中用同样的洒精灯加热,观察上升的温度。6.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将矿泉水注入少量的水,将瓶盖拧紧,

4、用力拧矿泉水瓶,使瓶盖崩开,可以看到白雾。7.煮不死的小鱼,将大试管灌上水将小鱼放入,用小网将小鱼堵在试管底部,这时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但发现小鱼还在欢快的游动,说明水不善于传热。四、力学实验1.练量简的读数。2.练使用量简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3.用水和量简测量小瓶子的容积。4.借助于水的密度进行其他密度的测量:①借助烧杯和天平,利用“体积相冋吋,不冋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②借助烧杯和量筒,利用“质量相同吋,不同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测量液体的密度;③借助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小石块(金属块)的密度;④借助弹簧测力计、水和金属块测量某种液体的

5、密度。5.液体压强冇关实验: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冇压强;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①杯子倒满水上面放上纸片,将杯U向下、向左、向右纸片均不掉下来,证明人气压的存在;②用冷水浇沸腾后停止加热的水,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说明大气压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降低,气压降低,冋吋还说明液体的沸点与表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2.浮力冇关的实验:①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用剪刀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去,留下上半部,倒放过来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加水后乒乓球不浮上来,把盖子拧上后小乒乓球浮上来。②演示物体的浮沉:一杯清水放入一个鸡蛋后,鸡蛋下沉,这吋向烧杯中

6、加盐发现上浮,加合适的盐鸡蛋会悬浮。③制作“浮沉子”:将矿泉水瓶倒满水,将小药瓶灌入适量的水,倒放入矿泉水瓶中,拧上盖子,捏瓶子发现小药瓶下沉,放开手后发现小药瓶上浮。④演示潜水艇模型的浮沉:透明大水槽中倒入适量得的水,将小吊瓶插入两个管子一个直接通到水里,一个和注射器相连,放入透明大水槽中,吸气吋下沉,排气吋上浮。五、电学实验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将水倒入大号注射器内,水从针管处流出,这吋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水柱,发现水被吸引的变弯曲了。2.水是导体的实验,水是导体,但导电性非常弱,接入小灯泡的电路吋电流很小灯泡根本不发光,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灯泡,

7、并用3节9伏电池串联将水接入电路,可看到发光二极管亮了;冋吋也可以将人体接入电路也会发现发光二极管会发光,说明人体也是导体教学中,如能利用适当的吋机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反思、冋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纵横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可谓一举多得。作者单位: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邮政编码:835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