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00013
大小:60.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探索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索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被动的不良现象,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有效教学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紧抓课堂主阵地,把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也是衡量教
2、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时,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哲学角度分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所以,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再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改
3、变过去那种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讲解和被动接受的痛苦中解放出来。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导得巧、导得活、导得适时,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生动活泼;如果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就很容易造成高耗、低效、死板的课堂教学。二、创设情境,激活课堂创设情境、激活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使教学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
4、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圆的认识》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
5、来便主动地投入到了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强化练习,巩固提局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可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应用己学习过的公式、定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发/PCO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让每个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先让学生观察长
6、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有理地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紧接又引导学生观察其它部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都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后又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得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四、注重体验,使学习多味化新课程提倡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
7、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然而,许多课堂里虽有活动,却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性”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对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一些教师在教学不确定现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装有红球、黄球的口袋里轮流摸球,依次记录并在全班交流。接着,要求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匆匆给出“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的结论。应该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需要的,问题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比如,要求学生注意“自己摸到的是什么球,其他同学分别摸到的是什
8、么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如再摸一次,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让学生联系活动过程和生活经验,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