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88097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冯连芳河北省大名县杨桥镇安庄联办小学056900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薄,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乂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
2、新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内心深处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
3、,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幵花结果。二、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想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学生只有对学习探究发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
4、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这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如“年月日”中“闰年”的教学,结论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对于这个结论,在教学时并不是单纯地灌输,而是把学生推上“舞台”当“演员”,让学生在“观察一一提问一一再观察一一再提问”的程序中主动地获取新知。上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个月的天数,0的是掌握本课第一层次的知识,即大月和小月。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会说出“大月31天,小月30天”,于是我对学生进行大力鼓励,然后投影出平年的“年历表”(2011年)让学生观察、验证。为了搞
5、清大、小月,我有意识地避开了特殊的月份(二月),引导学生从观察十二月份的天数开始,依次观察十一月、十月份直至三月份的天数,学生显得很得意。这吋,我让学生往下猜二月份的天数,有些学生猜30天,理由是一般大小月是相间的,因为三月大,所以二月小;还冇的学生猜二月份冇31天。对于这些猜测,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年历表中的二月份,结果既不是30天,也不是31天。此吋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二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这年历表会不会是印错了?”我还是保留学生的意见,然后又提供更多的年历表让学生继续观察二月份的天数(
6、如2008年、2009年、2010年)。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二月份的天数就是28天,这是个特殊的月份。而这个结论又是不完整的,于是让学生接着看年历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这一次学生面对又一个“疑点”一一二月份有的28天、有的29天、很客观地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老师,二月份到底有多少天?”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确认二月份冇28天和29天这样两种情况。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老师,二月份是28天,还是29天?”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了出来。最后,学生在继续观察
7、年历表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四年一闰”的规律,并解决了“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问题。“闰年”的教学,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轻松。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思维相当活跃,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奋了质疑的内容,才会有问题可提,同时还要力争把问题留给学生去提,并促使学生去提,才会逐步提尚学生的提问能力。三、教给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0标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在解决问题这一0标,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因此,在教学吋,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出问题,教
8、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各种条件。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0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