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

ID:27886204

大小:6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_第1页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_第2页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管切开术后病人36例的护理张慧贺彩云韩红玉(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5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28-01气管切开术是指切开颈段器官前壁,插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用于:急慢性喉阻塞、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呼吸道烧伤,多发性祌经炎等及某些头颈部手术的前置手术。作为一项急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36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术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2007年〜2012年行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我科36例病人中,男30例,女6例,年龄35〜70岁。2护理2.1室内环境的要求: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良好,空气消毒机室内消毒2次/日,每次1小时,室温保持在20〜22°C,相对湿度60-70%。2.2体位的要求:一般取平卧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套管对气管的刺激,病人卧床期间需防止褥疮的发生,每日按摩背部,保护骨隆突部位,每两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有利于痰液排出,有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气胸或引流者禁忌拍背。2.3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2.3.1气道湿化护理:作为有创的人工通道,由于呼吸道的改路,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易使呼吸道

3、分泌物粘稠,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充分的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粘稠度,有利于痰液排出,对预防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排水量增加,应常规应用气道湿化液,生理盐水250ml+盐酸氨溴索30mg持续气道滴入4-6d/min,另外每t!行2〜4次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10ml+糜蛋白酶4000µ,庆大12µ雾化,每次20分钟,然后结合机械排痰机振动叩背10〜20分钟后再深部吸痰。2.3.2吸痰护理: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最奋效、简单的方法。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应做到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用一次,吸痰吋先吸气管内的分泌物,再吸鼻和U腔

4、分泌物,吸痰吋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负压,吸引负压以6.7kpa(50mmHg)为宜,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吸痰时病人常有咳嗽反射,这冇利于痰液的排出。2.4防止呼吸道感染的护理:2.4.1创面的护理:套管下的纱布应每H更换或根据情况随吋更换,保证创面敷料清洁干燥。纱布应选用无菌纱布,更换时用0.5%碘伏擦洗创面及周围皮肤,同吋观察取出纱布上分泌物的颜色及创面情况,判断有无感染。2.4.2取放内套管的护理:内套管应每日取下浸泡清洗,煮沸消毒两次,取放内套管前应先吸浄气道内的分泌物,并在管口覆盖两层生理盐水湿纱布,这样起到湿化及防止灰尘、异

5、物进入管内的作用。取放内套管吋动作应轻,稳,缓慢。2.4.3口腔护理:应每日2次,最好选用1.5%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擦洗U腔。2.5拔管护理:拔管疲在病人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咳嗽奋力,能自行排痰,无意识反应的病人,应每日堵管1〜2次,能自主呼吸方可,拔管后1〜2天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拔管后的创面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吋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肺部感染、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成功拔管28例,死亡6例,转院2例。体会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

6、要的,良好的护理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谢清梅.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0第18卷10期.[2】王黎.气管切开后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14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