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

ID:27833041

大小:30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_第1页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_第2页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_第3页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_第4页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  谈到制造业强国,举世公认德国与日本,可即便是这两个国家,也都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德国制造被英国按在地上嘲笑,日本制造给美国当小弟……  强者并非生而强大,而是在岁月打磨中,长成了强者的样子。  这句话,也适用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制造。  德国制造(1880s—)  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商标法案,规定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市场的德国产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以此与品质优良的英国制造区分。  中国制造业是嘲笑,还是时代骄傲  谈到制造业强国,举世公认德国与日本,可即便是这两个国家,也都曾有过一段不堪回

2、首的岁月:德国制造被英国按在地上嘲笑,日本制造给美国当小弟……  强者并非生而强大,而是在岁月打磨中,长成了强者的样子。  这句话,也适用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制造。  德国制造(1880s—)  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商标法案,规定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市场的德国产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以此与品质优良的英国制造区分。      你很难想象,如今举世闻名的德国制造,也曾是低端、劣质的代名词。  一年之前的1886年,博世刚刚诞生,而奔驰刚刚造出第一款汽车。德意志统一不到20年,正在全力实现工业强国梦,但世界并不看好。  不过英国人的这项法

3、案来晚了,德国企业家已然意识到,质次价廉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以质取胜。  法案通过的同一年,维尔纳·冯·西门子捐建了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这座研究所既走出了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大牛,也为德国造就了一批专业工程师。产学研合作的路子,就是从这里起步。  除了技术,还有管理。一批德国企业家顶着“工业间谍”的骂名,前赴后继地去英国偷师,学习其工厂管理方法,这才有了后来德国优秀的产业工人群体。      结果呢?法案公布后的十年里,德国产品在英国的销量反而激增。1896年,英国前首相罗斯伯里伯爵痛心疾首地说到:“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4、  一个笑料,从此变成了骄傲。2004年,欧盟国际贸易委员会曾建议欧盟成员国产品统一使用“欧盟制造”标志,却被德国企业家拒绝,他们坚持使用“德国制造”标志。  日本制造(1950s—)  1989年,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与人合著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这本书可谓中国“说不”系列书籍的始祖。  书中,盛田昭夫写道:美国不再以制造为荣,他们只热衷于将资本移来移去并从中获利。其实美国并不缺技术,但是他们缺少将技术用于商业化的创造力。我相信这是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这也是日本最大的优势。      时光倒流三十年,日本企业家可没有说这话的底气。

5、  二战战败后,日本潜心恢复经济,政府于1955年专门成立生产力委员会,大量输送日本企业家赴美考察学习。结果,到访美国的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人发现,同一种产品,日货的竞争力大不如人。  知耻而后勇,日企开始了他们的逆袭之路。  盛田昭夫在索尼强调以新制胜,从录音机、收音机到随身听、电视机,一步步攻占全球市场。  大野耐一在丰田推广精益生产方式,通过合理规划时间、人力、材料,对产品品质实施彻底管理。  松下幸之助在松下首创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场内工会制等日式管理制度,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发扬光大。      如此数十年,师徒关系易位

6、,乔布斯将盛田昭夫视为偶像,而日企模式也成了众多美国商学院的必修课程。时至今日,即便部分日本制造企业曝出丑闻,他们也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中国制造(1980s—)  与德国和日本相同,中国制造也曾被人不屑一顾,甚至连我们自己说起来都心虚。  1990年,李东生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参与CES大展,当时的TCL还只能加入香港贸发局的展团,分得角落里3&TImes;3米的展位。一圈转下来,李东生的内心既激动,又深感差距。什么时候中国品牌能够站到世界舞台中央呢?32岁的他发下宏愿。      六年后,李东生正式出任TCL董事长,带领TCL开启全球化

7、的步伐,而且目标不是亚非拉,而是欧美市场。  首次重要尝试,是通过收购实现技术跨越。2004年,TCL快速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要知道,中国企业大举并购其实在近五年才风起云涌,当时TCL之举,无论是规模还是开创性上,都是前所未有。  然而技术变革席卷而至,彩电行业迅速从显像管时代进入液晶平板时代,汤姆逊的传统技术优势荡然无存,手机业务也因并购之后合作不顺而不尽人意,一时之间,TCL遭遇了20年来首次亏损。  国际化之路,还要不要走?  争议声中,李东生发表反思文章《鹰的重生》,开启变革应对危机,并在文末说到:中国企业要成

8、长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他没往下说的是,这是TCL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品牌或许能混个饱腹,却永远无法引领中国制造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