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04535
大小:117.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西汉鲁学系统的四言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汉鲁学系统的四言诗作者:李炳海《光明日报》(2()18年()1月22日13版)明代陈洪绶《歌诗图》资料图片从总体上看,四言诗在西汉时期呈现出哀微的趋势,中国大陆儿部重耍的文学史著对它大名是略而不论。可是,如果从数量方面进行考察,传世的西汉四言诗的数量•超过同期其他各类诗体作品的总和,因此,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传世的西汉四言诗,主要來自两个系统:一是朝廷庙堂之乐所用的歌词;二是经学系统,即经师创作的四言诗。西汉的《安世房中歌》共十九章,其中有十三章是四言诗。《郊祀歌》共十九章,其中八章是四言诗。而经师所作的四言诗,主要出自
2、鲁学系统。鲁学之名见于《汉书•儒林传》,指的是由鲁人开宗立派的学问。術汉鲁学系统的四言诗,主要有三个分支:一是鲁诗传人的四言诗,二是与孟氏《易》密切相关的四言诗,三是孔氏家学的四言诗。鲁诗传人的四言诗,主耍出门韦氏家族。《汉书•韦贤传》记载:“韦贤字长儒,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讽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汉书》木传所收录的《谏诗》九十八句,《在邹诗》五十二句,均为四言,是两首四言长诗。《汉书•韦贤传》还记载;,韦贤是韦孟的五世孙,“笃志于学,兼通《礼》
3、《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韦氏家学是《诗经》,那么,这种家学从何而来呢?《汉书》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韦孟曾在楚元王刘交在世时担任楚国的傅,而这个阶段正是鲁诗的生成期。《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元王既至楚,以穆牛、白牛、申公为中大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文中提到的申公,指鲁人申培,是鲁诗学派的开山鼻祖,他的鲁诗著作,是在楚国供职期间开始撰写的,而韦孟也正是在此阶段居留楚国任傅,与申公是同事。韦孟是在楚王戊期间离开楚地,《汉书•
4、儒林传》记载,中培也是戊王在位期间离开那里。楚元王在位二十三年,其子夷王在位四年,由此推断,韦孟与巾培在楚地共事的时间不会太短,尽管在此期间申培曾经两度在长安逗留。书氏家学是《诗经》,传承的应该是鲁诗,而不可能是其他学派的《诗》学。《汉书•儒林传》记载,韦贤师从鲁诗传人瑕丘江公,“由是鲁诗有韦氏学”。韦玄成是韦孟的六世孙,在宣帝朝任职,因与杨傑友善而被免盲,后来祭祀惠帝庙又因违礼而被消爵,于是作《自劾》诗,全诗共七十六句,均为四言。韦玄成经历十年的宦海沉浮,在元常期间出任宰相,又作诗戒示子孙。全诗五十六句,也都是每句四言。
5、由此看來,韦孟、韦玄成四言诗,既属于鲁诗系统,又是韦氏的家学传统。与孟氏《易》存在关联的四言诗是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孟氏《易》的创始人是孟喜。《汉书•儒林传》记载:“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授后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乃使営从m王孙受《易》。”孟営出身于经学家庭,他所创立的《易》学流派称为孟氏《易》。学界存在分歧的地方在于孟氏《易》是否属于鲁学?或称“孟氏是和齐学一党”(蒙文通《经学抉原》),这是把孟氏《易》划入齐学系列,因此,有必
6、要加以辨析。“汉兴,鲁高堂生传《•上礼》十七篇。屹孟再之父号为孟卿,以研治《礼》著称。《汉书•艺文志》记载: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位于学官。"两汉《礼》学的创始者是鲁人高堂生,孟卿传承《礼》学,是鲁学传人,并口培养出后苍这样的高足。汉代经学恪守家法,孟喜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他应属于鲁学成员。孟喜是东海兰陵人,兰陵位于今山东枣庄与鄰城之间,春秋时期属于鲁国的势力范圉,西汉时期是鲁文化区的组成部分。就所处地域而言,孟再也属于鲁学覆盖区的成员。传世的漪汉四言诗,焦延寿的《焦氏易林》篇幅最大。他把《周易》的
7、每一卦演为六十四卦,共计4096圭卜。各卦的林辞绝大多数是标准的四言诗,只有少数例外。国内学界已经陆续推岀从诗学角度研究《焦氏易林》的著述,它确实是西汉四言诗重要的组成部分。《焦氏易林》是否能够纳入鲁学系列,这涉及焦延寿与孟喜Z间是否存在学术交往的问题。《汉书•儒林传》记载:“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京房是焦延券的弟子,焦延寿自己说过曾经向孟喜问《易》,京房则认为焦氏《易》即孟氏《易》,焦延寿与孟喜存在学术交往的证据是比较充分的。至于崔牧
8、、口生作为孟喜的弟子对此了以否认,那是为了维护他们在《易》学传承谱系中的止统地位而已,不能据以为实。有的学者已经把孟氏《易》与焦氏《易》加以对比,指出焦氏《易》“是顺承孟喜而來的发展”(《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并H.推测焦延寿与孟喜直接交往的可能性:“焦氏在梁'王共(供)英资用,令极意学’的情形下,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