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

ID:27785518

大小:7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_第1页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_第2页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_第3页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_第4页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传统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侯淑静提要I传统伦理道德是我国思想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意蕴丰宮的内容、博大精深的伦理精祌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绽放光芒,而其中的仁爱思想更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其内涵主要括爱人、同情、忠恕等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仁爱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强化大学生仁爱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I传统仁爱思想大学生仁爱观中图分类号IG641作者信息

2、侯淑静(1986—),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750021。一、传统仁爱思想在中国古代,仁被列为“四德”、“五

3、常”之首,被称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木”。关于仁的字义,《说文》载:“仁,亲也,从人从二。”即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发展起来的范畴。仁的概念虽然在孔子之前已经出现过,但是从孔子开始才以“仁”名其学,并以此来统属其整个的思想体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孔子用‘仁&rSqU0;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山版社,1996,第38页.]“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对“仁”作了阐释,这就为现代人了解仁

4、爱观的历史内涵提供了很大帮助。作者从《论语》中摘出七处孔子对于什么是“仁”所作的回答。①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刘宗志:论语·雍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5页.]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H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6页.]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7页•

5、]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0页.]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5页•]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刘宗志:论语·子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36页.]⑤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刘宗志:论语&

6、middot;阳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55页.]以上是孔子在《论语》中针对仁的概念所做的解释,在他看来,所谓“仁”要满足以下条件:先利他后利己;按规章制度办事并ii要合乎礼仪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话做事要谨慎;爱护他人;对家人恭敬庄重,对别人忠心诚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五德,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受孔子仁者爱人及泛爱众思想的影响,墨子形成了兼爱理论,兼爱理论苏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立论基础方面。墨子倡导建立一种“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平等的爱,即爱无差等理论。第二,在

7、本质内容方面。墨子的“兼相爱”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交相利”的思想。承接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继承发展了关于仁的思想。关于孟子的仁爱思想,学者张永桃认为“他反对墨子的兼爱,认为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张永桃:儒学源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25页.]孟子提出了“不忍人之心”及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四端说。其中,“仁、义”是根本,并首创以“人伦”概念作为仁义之道的思想前提。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应遵循“五伦”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良的,建立了他的性善论学说,性

8、善论是孟子仁爱思想的理论基础。到了战国晚期,另一位思想家荀子,他批判的总结了孔孟仁学学说的优劣短长并形成了自己的仁学理论。他的理论以礼为核心,强调隆礼重法、以礼释仁。《荀子·儒效》载:“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但与孟子截然不同的是,荀子主张性恶论,在他看来,人的礼仪是靠后天的训练、教化而习得的。以上只是先秦吋期的仁爱思想,到了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论释仁,认为天就是仁的化身,人的“仁”是因天人感砬而形成的。董仲舒的仁爱思想以爱别人为根本,否定了只爱自己的思想。隋唐吋期的思想家将仁学道统化,比如,韩愈的著作《

9、原道》以仁义释道德,对仁的阐释也是围绕着一整套“先王之教”的礼教思想。二、当代大学生“仁爱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