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ID:27781693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郑理瀚(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655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组(采用血肿碎吸术治疗)、II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III组(采用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组患者、II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III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术后祌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II组(63.3%)、III

2、组(46.7%),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山血患者采用血肿碎吸术、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术相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祌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不同方式;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71-02高血压脑山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脑实质突发出血的症状[1]。该病往往发病较急,病情极为危重,如果没有釆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遗留失语、偏瘫等后遗症,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以往

3、临床主要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但患者致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为探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木文对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釆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诊断确诊属于脑深部出血、脑叶出血。现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I组(30例)、II组(30例)、III组(30例),I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平均(58.5±2.9)岁。II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平均(57.2&pl

4、usmn;2.3)岁。I组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平均(58.1±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差异对比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1.2方法1.2.11组采用血肿清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按照透露CT扫描显示的血肿位置、大小,利用血肿粉碎针穿刺距离血肿最近,并且存在最大血肿,而没冇人血管的地方,然后用注射器缓慢将血液抽取出来。应在显微镜监视下采用低负压吸引器将血肿清除,残留血肿应采用尿激酶慢慢清除干浄,每次3万U,每天1次。常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术后每天都应该进行CT复查,根据患者血肿

5、情况进行拔管。1.2.2II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所奋患者实施插管全麻处理,在距离血肿最近的部位,顺着翼点行一道弧形切口(4cm左右),将头皮、肌肉牵开,钻孔后做3cm左右直径骨窗,使外侧裂尾段、中颅窝底充分显露,将硬脑膜皮层造瘘切开,瘘U撑开后可以观察到血肿。应在显微镜观察下利用低负压吸引器进行血肿清除,在术后应将硬膜、除骨瓣逐层缝合。1.2.3III组采用骨瓣开颅术治疗,所奋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选择患者的头部正中位,顺着硬膜皮质以瓣形方式切开后深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将血肿尽量清除后再缝合硬膜瓣。结束血肿清除后应将硬脑膜悬吊起来,在血肿腔内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并且根据患者颅压情况确定

6、是否需要丢弃骨瓣,尽可能避免损伤侧裂血管,逐层将切口缝合后关颅。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应详细记录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吋间等情况。临床治疗疗效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治愈:患者病残程度为0,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幅度超过90%。显效:病残程度介于I级-III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幅度在45%-90%左右。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幅度在18%-45°/。左右。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18%以下,其至病情恶化或死亡。1.4统计学处理选用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

7、.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I组患者、II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吋间、住院吋间等均明显短于III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3讨论外科手术是0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本组主要对90例患者分别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术、人骨瓣开颅术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最佳,术中出血量、手术吋间、住院吋间等均明显短于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