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ID:27767460

大小:62.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针刀组的总有效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关键词:颈性眩晕;小针刀;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寿命的延长,颈椎病的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老年人颈椎病已成为常见疾病。颈性眩晕在临床上也时常可见,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及相关软组织易充血、粘连、压迫、水肿、痉挛而引发椎动脉供血不足,发生眩晕。此病比较

2、复杂,治疗比较困难,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椎动脉供血,使椎管外筋膜、肌肉、项韧带、黄韧带达到松解,局部病变组织得到松解,有利于建立循环,最终恢复正常组织功能。我科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对30例反复发作的颈性眩晕患者运用小针刀治疗,同时口服用盐酸地芬尼多联合颈复康颗粒,对颈性眩晕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4.5岁,发病时间3个月〜2年零4个月。

3、1.2诊断标准①均有颈椎病病史:②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受限:③颈部突然活动时,特别是向一侧转动或头上仰时出现眩晕:④X线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摄片刻显示椎间关节不稳与松动。由于肌痉挛头偏歪,侧位X线片上出现椎体后缘一部分重影,小关节也呈部分重影。@TCD转颈实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下降>20%[l]o1.3方法1.3.1治疗组排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疾病等相关手术禁忌后,患者反坐在靠背椅上,额头靠在椅背上,将颈部充分暴露,术者站在患者身后,用手触摸患者颈部,寻找阳性体征点,作好标记,局部常规消

4、毒,用2%利多卡因3mL+维生素B121mL+曲安奈德5mg+生理盐水稀释至8mL,快速刺入皮肤,缓慢进针,回抽无血且无神经根异感,ftA1.5mL,用汉章4号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线平行,垂直刺入皮肤,用纵行疏通法及横行剥离法,将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剥离松解,刀下有松动感后出针,用创可贴覆盖切口,2d内保持创口干燥清洁。术毕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1片(25mg),颈复康颗粒一袋(5g),3次/d,连用1个月。1.3.2对照组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1片(25mg),颈复康颗粒一袋(5g),3次/d,连用1个月。1.4疗效

5、评定标准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评定结果。显效:治疗后未再有眩晕发作;有效: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无效:治疗后因头位改变仍有眩晕发生。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2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3讨论颈性眩晕是由颈椎及颈部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骨赘压迫等造成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及引起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特别是向一侧转动或头上仰时易发生,常反复发作,轻时出现眩晕,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起床或卧位时更易

6、出现,患者可因突然出现眩晕而摔倒,造成意外伤害[2]。小针刀疗法可通过对局部软组织进行疏通剥离等作用,松解局部粘连,调节交感神经,解除血管痉挛,从而增加头部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状况。同时又能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地芬尼多能扩张痉挛的血管,增加脑动脉,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调整前庭神经的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尤其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较好,且不引起嗜睡或过度兴奋,对正常工作生活无影响,便于正常服用[3]。颈复康颗粒是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该药

7、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和滋补肝肾的作用,可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二药联用增强了药物的综合效用。在对颈椎病治疗的同时,也改善了对基底动脉的血供。但颈性眩晕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运用小针刀疗法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重建病变部位生物力学的平衡状态,对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是不可缺少的。该治疗方法对本组患者疗效满意。2例无效患者年龄都较大(1例78岁,1例81岁),可能与老年人颈椎退行性病变较重,动脉硬化的程度较高有关。总之,颈性眩晕是颈部疾病慢性进程中形成的,因此治疗中运用小针

8、刀疗法,松解粘连,纠正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方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黄宗干,陈运贞.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2-263.[2]董为伟.实用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1:83-85.[3]徐元贞.新全实用药物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岀版社,2005:523-533.编辑/肖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