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

ID:27762114

大小:5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5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_第1页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_第2页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_第3页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_第4页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变迁摘要:以乡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把时间界定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主要分析了乡村行政建制、官员选拔制度和土地赋税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认为古代乡村治理模式呈现出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把古代乡村治理分成官方主导治理模式、官绅结合治理模式、士绅主导治理模式三个时期,把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关键词:古代;乡村治理;影响因素;变迁特点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37-07“三农”问题研究是本世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乡

2、村治理模式研宄更是“三农”问题研宄的重中之重。要研究好乡村治理模式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实践给予理论支持,就必须了解乡村治理模式在古代的发展状况,以及它的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偶有专家先进涉足过乡村治理问题的研宄,如闻钧天先生的《中国保甲制度》和吴晗的《皇权与绅权》等,但是在数量和系统性上都有所欠缺。80年代以来,乡村治理研宄逐渐成为学术热点,论文与著作也层出不穷,比较有影响的有赵秀玲的《中国乡里制度》和仝晰纲的《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等,但是这些作品没有把乡村治理模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论述。为了把古代乡村治理的模式更清晰地呈献给读者,作

3、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古代乡村治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特点及其变迁进行梳理。所谓乡村治理就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则是指为了管理乡村社会或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而建构的包括治理主体、权威来源、治理理念、机构设置、制度安排、权力运作方式等的综合体系。一、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要素《墨子?尚同》认为,做好“乡治”便能“国治”、“天下治”,乡村治理好坏成为国家统治稳定与否的关键。如果从合法性来源与利益关联等方面考察乡村治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源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塑造。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4、主要有三个方面:乡村行政建制、官员选拔制度、土地赋税制度。(一)乡村行政建制乡村行政建制指的是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对乡村管理者地位的界定和对行政机构的设置。它体现的是乡村治理模式中的机构设置及其制度安排,它的变化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最直接。不同时期的乡村行政建制不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看乡一级是否属于官方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行政建制的目的是方便乡村统治与治理,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征收、户籍的整编、维护治安,组织选举、教化乡里、赈灾等行政事务。国内研究乡村治理的学者,对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有多种提法,主要有:“乡官制”和“职役制”或“乡

5、亭制”、“坞壁”、“乡里制”、“村社制”、“乡里制”和“保甲制”等等。“乡官制”是指乡治为官治,乡为政府基层政权组织。乡官是官,由国家通过乡举里选予以任命,给予品级,与国家共享强制性政治权威。“乡官制”始见于周朝,至秦朝进行改革后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之后规模渐缩,沿用至隋唐。“职役制”是指乡治由官职转变为半官半民治。乡官从某种程度上已不再是官,地位也逐渐降低沦为士绅。“职役制”萌生于隋朝,“中唐以后,随着均田制的废弛、两税法的实行,地主阶级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动,原来实行乡官制的乡里制度,开始向职役制转化”,至宋代完成了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变。乡官制和职役制是从整体趋势上进行的两

6、分法,而对于不同朝代又有不同的变形和与之对应的名称。如秦汉时期的“乡亭制”,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坞壁”、“宗主督护制”、“三长制”。北宋中期以后,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的“保甲制”,县级成为基层政权组织,乡级虽然不再是基层政权组织,但依然是主要的治理单位。确切地讲,北宋中期至清,才是当代学者常说的“皇权止于县”的最准确的适用时期。元朝为了更深入地控制居民,在县以下建立乡都,乡都之下是村社,全国各地以自然村为基础编社,故称作“村社制”。明代乡里制度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明初期的“里甲制”,二是明中后期的“保甲制”。清朝乡里制度与明朝大致相似,尤其是前后的演变趋势较为类似,大体是从里

7、甲向保甲演变。古代乡村建制与各朝代对应关系大致如表1所示(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是处于两种制度的转换期,如隋唐时期;有时则是两种建制并存,如明清时期>,从表1可以看出乡村治理模式是逐渐从以官方主导模式向官绅结合模式过度,设想其下一步演进方向可能会是村民自治或是官绅民结合的多元治理模式。(二)官员选拔制度人才要素是社会治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仅国家层面的治理需要人才,乡村治理同样需要人才。一个国家总的人才资源是有限的,而知识分子作为精英的主体,一贯奉行儒家“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这样一来,国家的官员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