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ID:27733072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谢文生施爱武刘华楠徐蓓(江苏省扬屮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12200)【摘要】A的:观察老年T2DM在使用传统门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5例65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几种传统门服降糖药基础上,HbAlc仍人于8.5%,加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剂西格列汀100mg,1次/dII服治疗,持续治疗16周。结果:治疗16周后,HbAlc由8.7%降至8.2%,FPG、PPG与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低血糖反应,有2

2、例恶心。结论:对传统门服降糖药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加用西格列汀,可安全有效地降低HbAlc、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并且不引起体重增加。【关键词】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41-01临床上有许多老年T2DM患者,在使用了几种传统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0仍不达标,而这些患者又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肠促胰岛素”的使用为糖尿病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1]。本研究旨在观察二肽基肽酶一4(DDP-4)抑制剂

3、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传统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仍不达标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本院门诊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65例。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均>65岁,无严重高血压和心脏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正常,在使用丫二甲双胍缓释片、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片、毗格列酮多药联合后,并经过3个月以上反复调整,血糖仍不达标,HbAlc>8.5%的患者。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饮食、运动相对稳定,经过多种传统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

4、3个月以上反复调整治疗方案后,血糖控制及HbAlc仍不满意的这部分患者,均加用西格列汀100mg,1次/d口服控制血糖。分为A、B两组,传统口服药治疗的为A组,加用西格列汀的为B组。治疗前测定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米)】,BP,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抽取静脉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Scr,TC,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旧=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来评价胰岛素抵抗,以稳态模型评

5、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HOMA一β=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一3.5)],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治疗后第1个月每周门诊随访1次,监测FPG、PPG,及体重变化,检查西格列汀使用情况,记录低血糖、消化道等不反应,如果冇低血糖则减少相应的传统U服药的剂量,1个月后每月随访1次。第16周抽取静脉血复查ALT、SenTC、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手指末梢血糖检测统一采用德国拜耳血糖仪,生化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bAlc用高压液相法测定,胰岛素为放

6、射免疫法测定。三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X—±S)与A比较,*P<0.05结果一治疗16周后的各项资料的比较本研宄65例患者均完成全程随访,BMI、BP、ALT、Scr、TC、TG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PPG、HbAlc、HOMA—IR均有显著下降,HOMA—β显著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见表1。二不良反应共有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出现心慌、出汗、饥饿症状,进食后症状均缓解,经调整传统口服降糖药后未再发生低血糖。冇2例患者反映恶心,继续服用西格列汀,症状自行消失。讨论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历经数十年的开发和使用,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虽然可以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U服药联合使用,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如胰岛功能进行性下降,血糖逐年升高,药物剂量逐年增加,体重增加,低血糖等等。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显示,T2DM胰岛功能异常表现为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和α细胞不适当分泌胰高血糖素[2]。胰升血糖素

8、样肽1(GLP-1)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DDP—4)抑制剂为治疗T2DM提供了新的方法。GLP—1是肠道中下段L细胞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进食后高血糖刺激GLP-1分泌,从而刺激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