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

ID:27714380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滋养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1.华亭县人民医院甘肃华亭744100;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甘肃庆城745100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癌变率高达15%,积极治疗CAG是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现代医学只能对症处理,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反复,釆用中医药治疗木病疗效确切,木文探讨运用滋养脾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阴虚证的机制,为临床辨证、处方用药提供依据。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滋养脾阴法;临床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伴肠上皮化牛、异型增牛为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1]。木病易反

2、复、难以彻底治愈。西医多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及对症治疗,临床研究发现中医治疗木病有独特优势。1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木病病因尚不明确,与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返流、胃酸缺乏、营养、免疫、年龄、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1978年WHO将其列为癌前病变,目前,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一胃黏膜萎缩一肠上皮化牛一异型增牛一胃癌”的发展模式,其癌变率高达15%[2],因此积极治疗CAG是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但临床上只能对症处理,疗效欠佳,且易于反复,采取中医药治疗木病疗效确切。中医认为木病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三种基木病机,兼有

3、湿浊、瘀血、宿食、火热、水饮、气滞等其他病机⑶,其治疗以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清热化湿、益胃养阴、化瘀和胃等为主[4]。2“脾阴虚”病机阴虚是木病的基木病理机制之一,且阴阳互根互用,过食寒凉,损伤阳气,阳虚则阴液为之不足,气虚则津液难于运化,故气虚、阳虚与阴虚常常互见。CAG的病理过程中存在宿食、湿浊、水饮、瘀血、气滞、火热等病理产物。湿浊水饮本为阴液所化,由于气虚无力推动运行、布散津液,阳虚不能蒸化阴液或气机不畅,三焦水道失司,津液运行不畅,凝而成湿成痰,痰湿聚而成水饮,成湿成饮则阴液既伤,湿浊郁久化热,更伤阴液;宿食,因“胃受谷而

4、脾磨之”,宿食不化则脾胃俱伤,耗伤脾胃元气,至气阴不足;气滞,乃因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肝郁化火,耗伤阴血,且肝主疏泄,其疏泄之能具有调畅三焦气机之功,三焦为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疏泄失职,气机不畅,则津液不达;瘀血,由于津血同源,过服辛香温燥或热毒伤阴,津液及营阴耗伤,胃阴亏虚,脉道枯涩,胃络瘀阻,或肝气横逆犯胃,耗伤气阴,胃气不畅,胃络失荣,气滞则血瘀,不荣则脉道不通;火热,由于过食醇酒辛辣,肥甘厚味,内生痰湿,郁久化热化火,或肝郁化火,志火内燔,耗伤营阴。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均可致津液相对或绝对不足,最终导致慢性萎

5、缩性胃炎的发生。如许氏⑸认为“内燥”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津液枯涸,胃体失养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如《灵枢·本神》曰:“阴虚则无气”,《内经》虽重视阳气,亦不忘固护阴津,无气则中焦运化失职,然津能载气,亦能养气,故滋养脾阴则阴津充足,阳气亦得以滋养,气阴调和,中焦气机方能升降和合。3CAG阴虚的微观辨证本病的病理机制突出在一个“萎”字上,《广雅疏证·卷一》谓:“委,弃也”,即含有经脉阻闭导致功能障、衰退或不用的意思,古代泛指人体组织器官枯萎、萎缩,功能上衰退,这里指胃腺体萎缩减小,胃液分泌缺乏。杨容青⑹认为C

6、AG的胃镜检查表现胃黏膜糜烂色白,腺体萎缩,血管显露,多气阴两虚或伴有血瘀,李幼新⑺认为CAG中度萎缩以气阴两虚型为多,重度萎缩者以气阴两虚型最多。4脾阴虚的表现蒲辅周《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曰「'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⑻。脾阴不足,肌肉和肢体得不到阴血之濡养,则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疲倦嗜困,面色少华,皮肤干燥,头目晕眩,虚热内生,心悸烦躁,持续低热,口干唇燥,或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小便频数,大便或干或澹,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脾胃之阴虽然在生理上彼此相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症状常可并见,治疗上亦有相

7、似之处,但毕竟脏腑属性不同,二者各有其特点[9]。①脾阴虚多由内伤气血所致而发病,素体阴分不足,或因热病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阴液耗损所成;胃阴虚多由热病伤津而发病,或因急性热病耗夺津液,或饮食不节,或药物所伤而致。②脾阴主营血,系水谷所化生,具有润泽脏腑,营养肌肉,充养经脉,助运化等作用,是介于血气之间的、似气似血的物质;胃阴是由胃腑所产生的具有濡润、腐熟水谷的津液。脾阴主升,胃阴主降,有升无降属胃,但降无升属脾。③脾阴虚无寒象,以口干唇燥,口渴不欲饮,食后腹胀,面色少华,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大便或干或澹,舌淡红少

8、津,苔薄,脉细数或细涩等为特征。胃阴虚以口干纳呆,食不知味,见食则呕,干呕呃逆,或胃中灼热,或大便秘结,舌色鲜红而干,尤以舌心干燥,脉细数为特征。④治疗上,脾阴虚着重养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清热生津。5治疗研究5.1滋养脾阴法的提出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