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ID:27711208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吴小秀(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人民医院311404)【摘要】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认为其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木,燥热为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对糖尿病早有认识,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应用得当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木文对糖尿病的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药的降血糖作用及作用机制等作简要综述。【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降血糖作用【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

2、11-0091-02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及牛活方式的改变,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糖尿病己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I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中医对糖尿病早有认识,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应用得当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现将近年来对治疗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认为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帝内经》记载:“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可见,中医对糖尿病早已有了认识,这对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

3、供了可靠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从肺、胃、肾辩证论治。对糖尿病的治疗倾向于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对病机及基木治法的认识亦趋向于多元化。有研究认为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可脾虚致消、肝郁致消。还有人提出痰湿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病理转化的重要基础,是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病变后期,脏器功能衰退,更加加重痰湿的形成,使病变加剧,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王世东[2]等则认为糖尿病“阴虚燥热”传统病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内热伤阴耗气”为糖尿病基本病理学说,认为内热是糖尿病发病机理,伤阴耗气是发病及传病机理,且“内热伤阴耗气”基本病机贯穿糖

4、尿病的始终。李双⑶等则发现糖尿病中肝郁血瘀很常见,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因此提出重视疏肝化瘀对糖尿病防治有着重要意义。现代流行病学调查则表明消渴症患者在征候出现频率上以气虚占首位(88%),脏腑以肝、脾、胃虚为主,而气虚贯穿疾病全过程。综合分析,糖尿病是以肾阴亏虚为本,肺胃燥热为标,继发瘀血停滞,三者为该病主要病理环节,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久而不愈或滋生他病而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治疗糖尿病临床以多饮、多尿、多食为主要症状,属中医“消渴”范畴。《内经》中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属心肺,中消属脾胃,下消属肾。治疗时主张先辨虚实,因火

5、耗津者,但去其火,则津液生而渴自止;若由水不足,则阴虚,无论上中下消,急宜治肾,使阴渐充,精血渐复。中医临床上根据糖尿病人的表现,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等。①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叟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治宜采用养阴清热法,常选用地骨皮、天花粉、麦冬、生地等。②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治宜采用益气养阴法,常选用玉竹、黄精、黃茂、女贞子等。③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

6、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采用温阳育阴法,常选用鹿角霜、山茱萸、仙灵脾,菟丝子等。(三)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经研究发现,有较好降血糖作用的单味中药有人参、地黄、黄茂、玉米须、丹参、知母、山药、黃连、仙鹤草、枸杞子、地骨皮、玉竹、葛根、黄精、白术、苍术、菟丝子、女贞子、当归等。这些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参考。中药复方制剂因其成分复杂,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有一些研究发现滋阴成药大多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如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主用于肾阴虚证,研究发现其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增加其肝糖原的含量,负荷试验中对糖耐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7、。降糖丸主要具有降血糖作用,并有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与血清尿素氮的效果,同时对糖尿病大鼠的饮水量及排尿量有相当明显的抑制作用。石斛夜光丸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的疗效。像这样有确切疗效的单味中药及中成药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四)中药的降血糖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研究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有许多种,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却不尽相同。从作用机制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胰岛素含量,降低外周循环中胰高血糖素水平。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