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专项训练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

ID:27693513

大小:2.3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3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_第1页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_第2页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_第3页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_第4页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专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定计划: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四、实施计划:五、得出结论:六、表达和交流:求平均值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工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紧扣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对取得的数据取平均值,以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青蒜和蒜黄都是由大蒜蒜瓣培育成的。青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子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子是黄色的。有关的科学实验证明,绿色叶子中含有叶绿素,黄白

2、色叶中没有叶绿素。1)根据上面的叙述,你能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针对提出的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什么?3)设计探究实验时,关键的步骤是什么?练习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吗?)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控制好单一变量光照,设计对照实验。把大蒜的蒜瓣分别种植在见光和遮光的环境中,保持幼苗在实验条件下生长。1.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D.所有变量都相同2.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

3、方法是A模拟实验B调查法C实验法D观察法AB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表所示的探觉计划: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A.光照B.适量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空气A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C.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A.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

4、,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B.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D.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D5.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②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③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④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

5、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A.甲B.乙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B6、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B.在探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B7、如下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

6、与乙、乙与丙B8、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A9、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C10、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

7、,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3)

8、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