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ID:2762786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_第1页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_第2页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_第3页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_第4页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92例急诊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效果分析【摘要】为分析中心静脉置管急诊患者的置管方式和效果,探讨如何规范操作和控制并发症,整群抽取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急诊于我科的49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资料。结果,发生并发症26例,误穿动脉12例,血胸、气胸发生10例,插管后并发感染4例;三种置管方式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规范操作、加强护理是减少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提高置管效果的关键问题。【关键词】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效果中心静脉导管系指末端位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

2、脉导管,导管开口于中心静脉,管口周围的血流量比末梢静脉大,液体容易输注。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急救的基本技术,在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调查了自2004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我科收住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急诊患者病案信息,现将临床资料及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49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男280例,女212例,年龄14~67岁,平均45.6岁。其各种原因中休克238例,药物中毒110例(需要急诊血液透析治疗),心肺复苏后

3、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其他原因昏迷49例,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31例。  1.2器材统一使用美国ARRO处为穿刺点,沿锁骨与肋骨间隙,向胸骨上窝至喉结之间的方向进针,穿刺针与锁骨轴线约为35~45°进针,接近于指向胸骨上窝至喉结之间。②颈内静脉各段均可穿刺,多选中段穿刺。患者多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使之仰头,头偏向左侧(本法多选右侧穿刺,需选择左侧操作时,宜取后路进针。),操作者站于患者头端。在选定的部位处,针头对准胸锁关节后下方,与皮肤角度为30~45°,在局麻下缓慢进针,防止穿透静脉后壁。要求边进针边抽吸,有落空感

4、并回血示已进入颈内静脉内,再向下进针安全幅度较大。进针插管深度一般自穿刺点到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的长度,右侧约13.3~14.3cm,左侧15.8~16.8cm。③股静脉置管,取平卧位,穿刺时大腿稍外展,摸到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内侧1cm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朝定点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将导丝送达要求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不超过15~20cm),送入导管,退出导丝,缝针固定导管。以有无并发症评定置管成功与否。  2结果  2.1不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见表1。  492例中心静脉留置管时间4h

5、~15d,平均时间6.4d。锁骨下静脉置管251例,占51.02%;颈内静脉置管123例,占25.00%;股静脉置管118例,占23.98%。发生并发症26例。误穿动脉12例(2.44%),包括4例因导丝弯曲、折断所致,5例因患者肥胖所致;血/气胸10例(2.03%)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法造成;插管后感染4例(0.81%),其中有2例系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霉菌感染,2例免疫力极度低下导致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未发现患者有脓毒血症出现。三种置管方式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不同

6、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  3讨论  本资料误穿动脉12例,发生率为2.44%。中心静脉置管通常选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这三根静脉分别与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股动脉毗邻,穿刺时若穿刺点、角度、方向、进针深度掌握不好则易导致动脉损伤,据文献报道,误穿动脉的发生率为0.5%~26.7%[2]。本组误穿动脉12例中有4例因导丝弯曲、折断所致,考虑可能与导丝质量有关,可见选择合格的器械是操作成功的前提,另有5例因患者肥胖造成,因此解剖位置的变异情况也是确保置管效果的必要因素。10例血/气胸者(2.03%)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法造

7、成。锁骨下静脉因邻近重要脏器多,操作时易伤及胸膜和肺,文献报道气胸的发生率为1.7%~2.9%[3]。所以,误穿动脉和血/气胸的发生与操作有密切关系,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病人具体的条件,如锁骨的厚度、提肩的程度、是否应用薄枕及病情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穿刺器械、操作体位及穿刺点,规范操作都十分重要。  本组492例患者中感染4例(0.81%),2例系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霉菌感染,2例免疫力极度低下导致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未发现患者有脓毒血症出现。研究表明[4]大多数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是皮肤微生物迁移而导致的。导管处皮肤通

8、道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门户,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也会使细菌有耐药性;患者抵抗力低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不当等原因均可引发感染[5]。预防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局部护理和注意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本结果显示不同置管方式的置管效果没有区别,选择哪种置管方式与医师的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