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ID:12788713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_第1页
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_第2页
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深静脉置管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6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9%;年龄大、留置时间长、置管次数多、换药频次高、股静脉插管、导管头暴露、使用刺激性药物、使用激素、患者患有伴随疾病(糖尿病等)等是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年龄、留置时间、置管次数、换药频次、股静脉插管、刺

2、激性药物及激素使用及患者患有伴随疾病(糖尿病等)等是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风险。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前言: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及先进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深静脉置管已成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1]。深静脉置管具有多种优点,如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患者痛苦小、护理方便、无回血及血栓形成等[2]。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从穿刺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3]。然而

3、,深静脉置管可引发多种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即为导管相关感染[4]。国外有文献报道,深静脉置管可导致4.0%~4.5%的感染率[5]。为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深静脉置管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深静脉置管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40例患者中男328例、女31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2岁;导管留

4、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33天;颈内静脉置管31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74例,股静脉154例。将64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将未感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1.2方法1.2.1置管方法(1)采用江苏扬州市亚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JD-0-2一次性使用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分别于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6]。①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取仰卧位,肩后垫软枕,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中段,头部充分转向对侧,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铺洞巾,然后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行Seldinger置管技术,针头指

5、向同侧乳头方向,针尖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向下向后外侧方向,边进针边抽吸,进入到颈内静脉有落空感后回抽出静脉血,确认回血通畅后固定穿刺针位置,插入导丝约30cm后退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扩张导管扩张,将留置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插入颈内静脉中,确定导管位置与畅通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夹住导管,戴上肝素帽待用,导管翼与皮肤用缝线固定。②股静脉置管术患者取仰卧位(不能平卧着取半卧位),膝关节微微弯曲,大腿取外旋外展位,取右腹股沟韧带下方2.0~3.0cm、股动脉内侧0.5~1.0cm处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呈25°~35°角进针,沿肚脐方

6、向边进针边抽吸,有落空感并抽出暗红色血液后固定穿刺针,按正确方法送入股静脉置管,方法与颈内静脉置管相同。③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分上位、下位穿刺两种途径,上位穿刺法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与锁骨所成夹角之角平分成七距角顶点l.0~1.5cm处,针与额平面为10°~-10°角,进针方向指向同侧胸锁关节,进针深度2~4cm,我们采用上位法穿刺其优点是清楚,置管成功率高,易固定。(2)敷料的选择插管部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覆盖,不提倡用透明敷料。有研究表明,透明敷料比棉质敷料更易导致感染。当敷料潮湿、松动、变形时应立即更换;在更

7、换无菌敷料前应使消毒后的伤口自然晾干,或用无菌纱布擦干,纱布应常规24h更换1次,必要时随时更换。1.2.2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制定深静脉置管感染诊断标准[7]。符合以下1条或2条即可作出诊断:①体温>38℃且血细菌培养阳性。②穿刺部位表现为红肿、压痛,沿导管下行方向出现弥散性红斑。1.2.3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置管次数、换药频次、留置时间、插管部位、高营养药物应用、激素使用、患者伴随疾病(糖尿病等)等因素与感染的关系。1.3统计学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