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

ID:27613035

大小:1.35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2-04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_第1页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_第2页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_第3页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_第4页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第十一章 审计测试中抽样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汉文/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审计第十一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第二节属性抽样第三节变量抽样21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2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3审计抽样的性质和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将审计抽样定义为:“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适用,但是并不适用于这两种测试中的所有程序。4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详细审计逐渐被抽样审计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数

2、量迅速增加并日趋复杂,导致审计范围不断扩大,详细审计已不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何以最少的审计资源完成审计任务成为首要的问题;(2)被审计客户普遍建立和健全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对于防范重大的错误和舞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审计的目标由对会计账户的准确性进行绝对的保证,逐渐转变为对财务报告的总体公允性进行合理的保证。5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审计抽样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抽样(statisticalsampling)与非统计抽样(nonstatisticalsampling)。非统计抽样是一种主观的审计抽样方法。审计人员在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和评价抽样结果的过程中

3、,主要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也就成为该种方法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非统计抽样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1)样本的选取不符合随机原则,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下降,并且样本规模适当与否难以确定。6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2)抽样过程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经验。(3)审计人员只能对抽样结果进行定性的评价,难以得出定量的结果。统计抽样是一种利用数学和概率统计原理,依据随机原则抽取样本,以合理保证总体中每一项目都有被抽取的机会,并据以推断总体的审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虽然有不适用于资料不全的情况以及财经法纪审计等专项审计的缺点,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优

4、点:(1)样本规模的确定较为科学和客观;(2)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样本分布较接近于总体分布,更具有代表性;7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3)审计人员可以对统计抽样结果进行定量的评价;(4)统计抽样便于促使审计工作的规范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统计抽样运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随机选取样本以及评价抽样结果,并不意味着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没有职业判断。因此,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选用,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并不影响运用样本程序的选择和获取单个样本项目证据的适当性及审计人员对发现样本错误的适当反应等超乎特定技术范畴的职业判断问题。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在审计中应用的差异可以用

5、图11-1予以表示。8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图11-1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比较9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常见的统计抽样方法包括属性抽样(attributesampling)、变量抽样(variablessampling)和发现抽样(discoverysampling)。属性抽样方法适用于控制测试,对错误或舞弊发生的频率进行估计;变量抽样适用于详细测试,对错误金额或账户余额进行估计;发现抽样适用于专项审计,当审计人员对某个审计领域有怀疑时,用以查找错误或舞弊。10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一)样本设计1.明确审计目标2.定义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对审计人员而言,确保总体满足以下要求是非

6、常重要的:(1)审计程序目标的适当性,包括考虑测试的方向。(2)完整性。抽样单位(samplingunit)是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单位项目。3.分析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抽样风险抽样风险(samplingrisk)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两种抽样风险可以用表11-1和表11-2表示。11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12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在详细测试中,这两类风险称为误拒风险(riskofincorrectrejection,α风险)和误受风险(riskofincorrectacceptance,β风险),前者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7、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后者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α风险、β风险和样本规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1-2表示。其中,μ为预计总体误差,μ为可容忍最大误差。抽样风险的存在会影响审计效果或效率。如图11-3所示,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调整样本规模并采用恰当的样本选取方法来控制抽样风险,以提高审计工作效果与效率。01113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图11-2抽样风险和样本规模之间的关系14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图11-3抽样风险对审计效果与效率的影响15统计抽样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