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ID:27596064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设计者:包青松单位:乌海市第六中学授课年级:高二年级章节名称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2)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  (2)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看音像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内容分析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目。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4、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情分析在学习时,学生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容易混淆,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影响对哲学的两大派别基本观点的认识。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哲学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本

5、框资料(名言、哲学家观点)、结合学案预习教材。教学策略1、教学原则的确定: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2、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传递策略: 主要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先行组织者必须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  教学组织策略:综合采用情境激趣、问题激发、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等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应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以增强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管理策略:以问题解决为主教学策略,通过情境与一系列问题的

6、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教师引导,使学习内容逐步深入。 常规教学工具,多媒体课堂教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学过程设计思路导入新课学生欣赏视频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哲理故事,《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学生思考:它们谁先动,谁决定谁?观看视频引出今天学习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环节问题情境:哲学基本问题探究材料板书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齐读课本归纳“哲学的基本问题”展示课

7、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环节教师提问: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板书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探究一:学生活动:展示四个代表观点,请学生在阅读课本P10-P11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唯物主义: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唯心主义:王阳明“心外无物”;可知论: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所能认识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知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并认为

8、是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但人限于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