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

ID:27593641

大小: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_第1页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_第2页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_第3页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_第4页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诊病人2种动脉采血途径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比较徐敏玲(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15200)【摘要】目的:比较急诊病人采集桡动脉与股动脉两部位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科50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各250例,对两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部位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血肿形成例数、拒绝穿刺及疼痛程度等及按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为急诊病人行血气分析时应依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采血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为急诊护士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更多的

2、宝贵时间。【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动脉釆血血气分析急诊患者【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57-02血气分析能反映出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袞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是动态观察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气分析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有重要意义。因此,采集动脉血成为急诊护士常用的一项临床基木操作技能。但是,患者病情的轻重,动脉搏动的强弱,个体的胖瘦,对疼痛耐受的差异,使得许多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动脉血采集成功率及减轻患

3、者疼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对急诊科500例急诊病人选用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法,并对各自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3年11月为急诊病人500例行血气分析,其中男261例,女239例,年龄18-75岁,平均51.5岁,采用经桡动脉、股动脉采血法,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护士按照采集日期单日挠动脉采血250例,双H股动脉采血250例,2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种、动脉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血护士均为工作5年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急诊科护士。1.2方法护士均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

4、次性动脉采血针。每次采血后对采血部位、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与否及病人姓名、年龄、诊断、操作者姓名、按压吋间等做好记录。1.2.1穿刺方法1.2.1.1桡动脉采血组病人取平卧位或床头抬高,穿刺侧上肢平放外展15°-30°,掌心向上,腕下置棉垫,手臂抬高10-15cm,使腕部尽量背屈,手掌背曲呈过伸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点在桡骨茎突与第一掌骨间隙处,距腕横纹一横指,距外侧0.5cm处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两指分开置于搏动点两旁稍加用力夹持住动脉[1】,右手持针以30-60度角进针[2】,针尖与管腔的接触

5、面相对较人,不容易刺穿对侧血管壁,由桡动脉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见回血固定穿刺针位置,采集所需血量,拔针后立即将针头刺入橡胶塞隔离空气,并将注射器在两手间搓动5-6次,使肝素钠与血液混匀。用棉球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1.2.1.2股动脉采血组病人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展略外展外旋,必要吋臀下垫小枕,充分暴露股三角区,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处触摸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消毒操作者的左手中指、食指,用中指、食指稍用力按压并固定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右手持采血器在两指之间与皮肤呈90°角(肥胖者)或45-60°角(消瘦者)刺入,见冋血后固定穿刺

6、针位置采集所需血量,拔针后立即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并将注射器在两手间搓动5-6次,使肝素钠与血液混匀。局部用棉球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1.3观察内容分别比较2组测得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观察动脉采血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标准:一针穿刺成功,并抽出足够所需血量,否则为失败)、误穿静脉、血肿形成例数及按压吋间。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软件包,组内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1。表12组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一次性成功例数p挠动脉采血组2502

7、19(87.6)<0.05股动脉采血组250239(95.6)2.22组误穿静脉发生率比较见表2。表22组误穿静脉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误穿静脉例数p桡动脉采血组2500(0)<0.01股动脉采血组25026(10.4)2.32组采血后按压吋间比较见表3。表32组采血后按压时间比较(min)组别采血后按压吋间p桡动脉采血组5.7±l.l<0.01股动脉采血组10.9±1.92.42组采血血肿发生率比较见表4。表42组采血血肿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发生血肿例数p桡动脉采血组2504(1.6)<0.0

8、1股动脉采血组25029(11.6)由上表可见,股动脉穿刺在一针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