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ID:27581235

大小:131.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_第1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_第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_第3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教材分析日本东工大学教授雨宮好文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培养思考能力,其核心就在于教科书的编写上。”因为教材概括了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所以它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很大。“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对理科特别是对化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教材的编写对学生在物质构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等的诸多方面影响很大,所以本文就对这本教材做一简单分析,谈谈自己对这本教材的看法。一、教材体系结构1.详细目录章标题节标题节下标

2、题章1原子结构第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描述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二、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三、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一、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二、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第2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第1节共价键模型一、共价键二、键参数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一、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构型二、分子构型与分子性质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一、离子键二、配位键三、金属键第4节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性质一、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二、氢键与物质性质第3章

3、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一、晶体的特性二、晶体结构的堆枳模型三、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第2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一、金属晶体二、离子晶体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一、原子晶体二、分子晶体第4节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一、物质的另一种聚集状态一等离子体二、非晶体三、液晶四、纳米材料2.教材主要栏目出现频率分析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目栏性方目栏性料资思维历程追根寻源拓展视野学海无涯方法导引知识支持工具栏身边的化学身体里的化学化学与技术资料在线X—•X—32^12^1^12•322^12^1^1^123•X—221—1—X—2.

4、2^121—1—1—22.34—X—^1332.3X—242.231—1—1—1—1—X—3.3X—^11—1—23.32233.42243.4222表2(注:1.1代表第1章第1节,其他同。)二、教材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及学习的规律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奧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点之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他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本教材每节均通过联想.质疑来进行导

5、入教学,并通过活动.探究或交流.研讨展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弄清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皮亚杰(Piaget,1973)认为,理解是通过儿童枳极参与而逐渐构建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儿童必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情景中的各种想法和关系。布鲁纳(Bruner,1966)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他们当前和过去的知识而建构新思想、新观点的一个枳极的过程。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来,而这点教材做的相当出色,多次用到交流.研讨,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三、教材内容选择和

6、组织是围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教材在设计时基本上是这三条线同时铺开,三条内容线索融合贯穿。下面以教材第1章第1节为例:>了结构@5••、氘f力学对核外电f运动状态的描述2.原f•轨道的图像描述和电Z•厶•1.原子轨道与四个萤子数(1)+:兒f数n(2)角足子数I(3)磁橫f•数m(4>白旋磁hl.f数ms1.知识技能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了解了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主要线索,理解相关的概念。2.过程方法本节由原子光谱的实验事实引出问题,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由氢原子线状光谱的事实引出玻尔模型;由复杂的光谱现象引出四个量子

7、数。介绍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从而建立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建立“模型、假说”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交流.研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两次通过运用思维历程(“量子力学的诞生”“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思想是怎样产生和得到证实的”)、“学海无涯一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等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通过“化学与技术一电子顺磁共振”又体会到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四、教材内容组织合理美国学者F.C巴特勒从学习理论的基点出发,通过对教材过程的分析,学习是通过教学过程的7个

8、阶段:情境、动机、组织、应用、评价、重复和概括,进行反复循环的过程,而信息组织的范式中的具体、抽象、具体的螺旋上升的形式,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教材第三章第3节为例,本节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