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

ID:27548640

大小:61.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_第1页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_第2页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_第3页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_第4页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及改革路径选择摘要:中国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PC与改革历程。以强制性而非自源性为推力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和重供给而轻需求的农村金融发展思路是中国当代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顶层设计的日趋完善和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为中国当代农村金融体系的纵横深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政策精耕和全面创新为抓手,深入推进政府金融政策改革,机构产品服务完善,社会金融保障齐全和农民金融水平提升,是实现当代中国农村金融全面发展的优势路径选择。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协同;政策;

2、机构产品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04-0037-0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面对曰趋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所作出的郑重抉择。[1]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牵涉范围超广泛,几乎关涉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与现代社会稳定各方面。而作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金融的现代化发展和系统化提升,无疑又成为牵动整个金融业向前、向上推进的重要支撑。从封建时代的王朝变革,到当代中国的

3、改革开放,中国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以涉农改革为导火索从而展开其波澜壮阔的变革画卷。以史为鉴,中国当代金融的发展与变革,必然又会以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变革为推动点和突破点。一、先天不足与后天乏力:曲折发展中的中国当代农村金融始于1977年的中国当代农村金融发展与变革始终面临着先天不足与后天乏力的尴尬局面。先天不足,源自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近30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管制体制的打压;后天乏力,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村金融发展与与改革始终都未能彻底摆脱被束缚的局面。但总的来看,农村

4、金融的发展与变革始终在困难重重与机遇不断的复杂环境中随性切换,这种切换使得当代农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今N与大多数国家农村金融发展明显不同的特征。以强制性而非自源性为推力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前进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件事物、一种制度,如果想取得稳定、长久、科学且可持续的发展,必然要借力于自源性的动力。在笔者看来,中国当代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螺旋前进的态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构建了一个以强制性而非自源性为推力的金融发展模式。回溯当代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发展变革史,无论是

5、从体系框架上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机构和隶属关系的调整,还是从内部管控上对相关银行的管理、产权进行改革,均是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行政机关的强制性干预下完成的。不管其形式如何变化、方式怎样选择,这种发展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仍是以机构的缩减或调整为主,配置资源或风险管理的金融功能仍然未能在根本上引起足够的重视”。[2]重供给而轻需求的农村金融发展思路改革已有数十年,但时至今日仍未能建立起一个“适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充满现代生机的、竞争性的和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3],除了发展模式所

6、存在的弊病,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出了问题,即重供给而轻需求的农村金融发展思路无法科学、有效地指导农村金融发展变革。供给均衡、互为激励,是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前行的重要因素。受以强制性为核心特点的发展模式影响,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沿着一种重供给轻需求的发展思路而进行。单纯从“供给”侧入手,机构再密再科学、资金再多再频繁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只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入手,既从政府层面上实现机构和资金的正向激励,又充分考虑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精

7、准供给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二、顶层设计的完善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农村金融发展持续的双轮驱动实现发展与改革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既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真实体现,又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的当代农村金融发展同样需要坚定实现其长效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顶层设计的日趋完善和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日趋完善的顶层设计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顶层设计,是一个涵盖了政策、法律、制度在内的多层次概念。完善的顶层设计有赖

8、于积极有效的政策、系统规范的法律和科学合理的制度。积极有效的政策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展开的外部环境。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央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力持续加强。作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外围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和改革力度直接关涉到“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和完成力度。积极有效的政策,既为农村金融改革扫清了制度、法律障碍,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力量投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热情,成为引导农村金融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