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

ID:27544937

大小:71.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_第1页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_第2页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_第3页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分析1.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青岛266000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山东青岛266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服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o对比两组血药

2、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药峰浓度(C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以及半衰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但在具体的配伍中应注意剂量的调整及药物代谢方面的影响。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药物;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以往多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木病,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并相应的调整心输出量。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不依赖降低低密度脂

3、蛋白所发挥效应的多效性。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他汀类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的保护了心血管系统[1]。木文主要研究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以观察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木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6.4±10.1岁,病程9个月〜8年,心功能分级III级32例、IV级17例。观察组49例,

4、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5.9±10.2岁,病程10个月~9年,心功能分级III级31例、IV级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次/天,20mg/次口服。两组用药吋间均为3个月。治疗中涉及到的心血管药物主要有地高辛、依拉普利、阿替洛尔、硝酸甘汕等。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

5、与体征显著缓解或者基本消失,同吋心功能改善≥2级;冇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冇所缓解,心功能改善≥l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症状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5例、冇效12例、无效2例,总有

6、效率为95.9%,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两组患者药物配伍结果比较观察组血药浓度为(34.8±9.5)ng/ml,AUC为(16.9±4.2)μg/L,Cmax为(3.1±1.4)μg/L,半衰期为(36.7±8.5)h;对照组血药浓度为(31.6±8.9)ng/ml,AUC为(12.0±1.4)μg/L,Cmax为(1.

7、5±0.8)μg/L,半衰期为(35.3±9.2)h。两组患者的AUC及Cmax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及半衰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没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氨酶上升或肌酸激酶上升等),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肌肉疼痛,但患者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3讨论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苏疾病类型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众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8、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休克、心脏骤停及急性肺水肿等,临床治疗中应遵循镇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