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40886
大小:1.4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1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节杜甫(一)一、家世和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家庭给他深厚的儒学传统和文学传统,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第一期(712-746)为读书漫游时期。从小受良好教育。青少年时杜甫颇富浪漫精神,曾多次漫游各地。杜甫第一次漫游吴、越,历时约四年。开元二十四年,第二次漫游。天宝三载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此后杜甫和李白又再游齐鲁,结下终生不渝的友情。天宝四载李白去游江东,杜甫西还故乡。第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这一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准
2、备时期。现存诗近三十首。最早的《登兖州城楼》。最杰出的《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但尚未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第二期(746—755)为困守长安时期。天宝五载到长安求仕因奸相李林甫阻挠落第。此后为求官多次干谒权贵,向玄宗献《鵰赋》、《三大礼赋》等,受赏识。长安十年,杜甫求仕不成,但对社会、对统治阶级更冷静、更清醒的认识,为其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奠定思想基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优秀的现实主义名作问世基本确立老杜诗风。第三期(755-759)为陷贼与为官时期。亲历破
3、国家亡之痛。至德二年逃出长安,肃宗授其左拾遗。不久,被放逐回家。乾元元年还朝,不久又被贬。后因政治上失望,生活上窘困,即弃官而去。第三时期的诗歌创作:这是他与现实、与人民群众结合最紧密的时期,激发高度的创作激情,《春望》、《月夜》、《曲江》、《悲陈陶》、《悲青坂》、《北征》、《洗兵马》、《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均为这一时期代表作,形成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第四期(759-770)为漂泊西南时期。流寓四川时期:于浣花溪旁建草堂,得以短时安定。宝应元年又辗转于梓州、阆州。广德二年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其为“杜工部”。之后离开
4、成都,辗转于渝州、忠州、夔州,写下四百三十多首诗。漂泊湖南时期(768-770):大历三年(768),杜甫出川,本拟回洛阳,因中原战乱,漂泊湖南,生活拮据。大历五年冬,病逝于破船之上,草葬于岳阳。后归葬河南偃师。第四时期的诗歌创作: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大丰收时期。诗歌数量多,内容也极为丰富:反映生活安定,心境恬淡的《堂成》等;反映人民的苦难的《岁晏行》等。《草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八首》、《登岳阳楼》等为代表作。为唐诗、特别是律诗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二、杜甫的思想杜甫的思想以儒为主。杜甫把“忠君”与忧国联系在
5、一起。他“日夕思朝廷”的目的在于“时危思报主”,忠君、爱国、忧民是密不可分的。他也受墨家思想影响。三、诗歌理论1、古今并重,更重流变与创新。他“不薄今人爱古人”又肯定后世继承前代体制而各具时代特色,对律体诗竭力肯定和提倡,要求“谴词必中律”。2、提倡严肃的创作态度。“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3、主张广泛师法前人。他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影响。4、关于诗歌风格主张。杜甫提倡“清词丽句”和“掣鲸鱼”于“碧海”的雄放风格。并且在诗歌创作中
6、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