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37195
大小:22.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3
《《鸿门宴》 参赛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鸿门宴》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节选自《史记》。《史记》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经典,这两种价值在这一课体现得尤为突出。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拉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同时也预示了刘、项相争的必然结局。虽名为宴会,实则暗藏杀机,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将众多的人物置身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艺术,都使《鸿门宴》
2、成为一篇精品。本课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最佳载体。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提要钩玄”,本课语言较之于《荆轲刺秦王》更通俗易懂,学生又有初中学习《史记》中《陈涉世家》的基础,加之课文情节引人入胜,因而本课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释疑、筛选概括、思维感悟、深层探究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良好依托。2.教学目标10《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根据课文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
3、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通过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来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史料客观公允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②领悟态度:分析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因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③分析态度: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人物的成败,深层次感知人物的美学意义。3.根据文本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
4、人物。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结合史料,客观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二、说教法10教学是一门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依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文本,注重学生初读体验。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释疑与巩固并重。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思考与表述同训。三、说学法1.圈点,勾画,批注,查阅。2.表述,交流,讨论,写作。3.搜集、综合资料,深层思考历史现象。四、说课时安排《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到四课时教学本文。基本流程为“初读———细
5、读———赏读———展读”。具体课时内容安排如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胡军主演的电影《大汉风云之鸿门宴》;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第一课时(初读):了解作者及相关史实背景;初步感知文本,朗读课文,结合注释阅读课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梳理情节;作业设计———试着疏通文意,寻找出难解的字词句段。10第二课时(细读):学生提出字词疏通时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明确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用法,掌握典型的文言句式;翻译难解句段;作业设计———你觉得项羽、刘邦是怎样性格的人物,试着从文章中给自己的印象寻找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内容可拓展成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三课时(赏读,展读):学生自主
6、概括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教师引导并明确;学习品味本文人物塑造的方法(对比,矛盾场景,个性语言);结合史料,合作探究项羽刘邦成败的深层原因;作业设计———课外搜集更多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项羽(或刘邦)"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课后分析评价樊哙、张良与范增的形象特点,用百字短文分别描述三人形象。用三到四个课时完成《鸿门宴》的学习,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前课后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各课时的作业设计又为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做好了准备,最后一课时两个作业的设计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书面表述、辩证分析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以第三课时为例,阐释我的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三维目标:概括项、刘性
7、格特点;把握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学习人物塑造方法;深层分析项、刘成败原因;撰写小文章,谈自己的分析评价。第三课时教法学法:交流,讨论,引导,分析、感知课外资料。《鸿门宴》第三课时教学流程1.复习旧知(约4分钟)10A.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素善留侯张良;臣活之;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B.古今异义词:沛公居山东时;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将军战河北;沛公……约为婚姻C.文言句式: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属今为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