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ppt课件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

ID:27436785

大小:23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30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_第1页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_第2页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_第3页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_第4页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计重要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三个方面理解: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审计重要性【相关链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A第1221号第三条: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

2、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审计重要性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判断考虑的角度是报表使用人。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

3、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例如,当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只要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工作量,检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就行;但当重要性水平下降为

4、1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就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增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于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的影响。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元,则20万元以下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

5、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则10-20万元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且要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比要查出1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要容易,审计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就同一金额的未查出的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的审计风险。例如,同样10万元未检

6、查出来的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高。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报告一般可分为四种,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究竟发表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的主要因素。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10万元的错报漏报,审计报告的类型由注册

7、会计师对其重要评估。审计重要性二、应当学习的文件(一)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二)审计准则第1221号应用指南;(三)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8号——重要性及评价错报。审计重要性三、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重要性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二)特定类别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四)对重要性的任何修改。审计重要性【相关链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A第1221号第十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下列金额以及在确定这些金额时考虑的因素:(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二)特

8、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如适用);(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四)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