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

ID:27422248

大小:78.4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3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_第1页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_第2页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_第3页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_第4页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正文】近年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命运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晚年致力于东方社会研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试图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途径、方

2、式和方法。具体来说,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构想包括两个部分,作为主体思想的西方社会理论和作为补充思想的东方社会理论。所谓西方社会理论,主要以英、法、德三国为背景,是马克思早、中期关于欧洲,特别是关于西欧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资本主义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全面系统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作是《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和《歌达纲领批判》等。所谓东方社会理论,它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主要以占全世界人口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东方世界为背景,特别是以印度、俄国、中国三国为典型,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社会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

3、主义过渡的理论。与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西方社会理论不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没有大部头著作,其主要思想散见于马克思研究印度、俄国和中国的文章、通信以及《资本论》和晚期的《人类学笔记》中。然而,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合理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渊源。那么,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要改变经典的西方社会理论构想而转向研宄东方社会理论呢?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一)为了批驳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关于私有制自古有之并将长期存在的唯心史观,马克思将视线和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东

4、方社会,通过对东方社会和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研究,试图解决社会形态更迭过程中私有制的历史地位,即私有制在历史上是如何从公有制演化而来的问题,从而证明和捍卫其恪守的私有制的暂时性和最终必然重新被公有制所取代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最先不是从私有制而是从古老的公有制发展而来的,虽然中间经历了以私有制为主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但最终还是要回复到公有制,即进入高级形态的公有制。但问题是,原始的公有制在哪里?它又有哪些特征?很显然,答案不能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去寻找。为此,一方面,马克思早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根据生产

5、和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页),从而确认了部落所有制的初级地位。但由于当时的材料有限,对这种部落所有制的特点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到了晚年,马克思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东方社会,并且成功地从东方社会普遍存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即从东方国家普遍存在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中找到了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基本特点。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的这种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之前,而且由于它的公有性质,还可以设想它存在于整个私有制之前。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把亚细亚生

6、产方式当作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形式;并认为,在其原始形式上,它必然充当从史前土地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的原初形式或中介。可以说,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发现,正是马克思研宄东方社会的一大成果。(二)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所鼓吹的“欧洲中心主义”,破除“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跳出“欧洲中心主义”的圈子,马克思将视线和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东方社会,通过把英、法、德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发达的东方国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宄,试图揭示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中总结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长期以来,资产阶级学者在论述欧洲以外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从

7、欧洲中心主义出发,立足于西欧的历史,去证明和理解整个世界,去创造无所不包的历史哲学体系,认为西方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可以不受兴衰盛亡规律的支配。在这种充满民族偏见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指导下,资产阶级学者在看待包括东方在内的前资本主义形态的国家历史时,充满着歪曲、误解甚至伪造。对此,马克思勇敢地站出来予以严辞批驳,并通过对东西方社会深入的比较研宄,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三)为了深入研宄西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状况,马克思将视线和研究重点转向东方国家,通过对东方国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研究,揭示世界经济正朝着资

8、本主义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