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9779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3
《日本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1882―19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1882―1912摘要:本文以1882年至1912年间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为对象,对其体现的中国文学史观加以考察,指出尽管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以汲取西方文化为主,但至迟在1912年以前,对儒学的接受仍占较大比重。从儒学的角度把握中国文学的特质,成为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外,泰纳的三因素学说、中国古代文论也对明治汉学家产生了影响,并以此构建了明治时期的中国文学史观。与此同时,此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普遍表现出对先秦思想的重视,以此进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回顾与追溯,其实质是为日本的本国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2、。中国5/vie 关键词:日本;中国文学史观;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1006-0677(2017)2-0064-08 1882年至1912年三十年间,日本集中出版了20余部中国文学史。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些中国文学史的出版,不仅标志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法论,同时反映出日本当时的学术走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文学史在明治时期集中登场,意味着日本对此领域学术主导权的争夺。由于写作时间仓促,著述的质量难免良莠不齐,而著者价值观的差异,也使得其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殊难同调。尽管如此,作为由
3、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过渡的产物,这批中国文学史彰显了较为显著的共性特征,并由此构建了明治时期所特有的中国文学史观,现择其要略加阐述。 一般而言,“文学史观”是指文学史撰写者与接受者对文学现象及其发展历程所持有的基本观念与价值评判。本文所论述的对象,指日本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撰写者。时间的上限是标志日本中国文学史开端的1882年(明治十五年),下限设定于1912年(明治末年),即以明治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为考察范围。 一、先秦诸子思想与中国文学史观 19世纪末日本从西方引入“文学史”,当晚清学术尚以训诂与考据为主,日本对
4、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已着先鞭。1882年末松谦澄的《中国古文学略史》出版,为“中国文学史”发轫之著。此书始于《周官》,迄至《国语》,以17章的篇幅叙述了先秦诸子思想。尽管其中穿插了对《诗经》、《楚辞》的评价,并将楚辞与日本和歌加以比较,但总体而言,与文学相关的内容并不多。因此,虽以“中国古文学略史”题名,但实际上对于“文学”的理解却限于诸子学。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史”在传入日本之初,其概念界定的含混。 末松谦澄长期留学英国,他的《中国古文学略史》即是根据他在英国期间的演讲稿整理而成。彼时已有戈培尔斯坦因的《德意志文学史
5、纲要》(1827)、哈拉姆的《欧洲文学序说》(1837-1839)、泰纳的《英国文学史》(1864-1869)等陆续出版,然而,《中国古文学略史》对此毫无体现,包括当时流行的文学史理论及研究方法。末松谦澄在序言中表示,先秦诸子学说既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也与日本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编纂此书,旨在为研究日本传统文化之辈提供便利。这或许可以说明,他的意愿并非在于中国文学史,而是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梳理与介绍,为整理日本文化提供一种参照。河田熙在序言中的阐述,亦可资参考:“况汉土之学,实本邦文物之祖,苟志于学问者,固不可不讲究其书也”
6、①,也就是说,从“本邦文物之祖”的角度强调中国古典对于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劝勉有志于做学问的日本人,必须研究中国古典。此处的“文物之祖”,是指中国文化,尤其指先秦文化。尽管将先秦文化提高到“本邦文物之祖”的高度,但是对于末松谦澄及其著述,仍不能仅仅理解为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其所着力探求的,其实是作为文化源头的先秦思想如何与日本文化产生关联,从而为日本近代国民精神的需要提供一种学术性产品。 末松谦澄重视先秦思想,尤为倡导儒学。这种对于儒学的倡导,实质上也是对儒学所实行的日本化改造。由于末松谦澄等主流知识阶层的推动,明治政府最
7、终将儒学确定国家教育的基本准则,并于1890年10月颁布了《教育�扔铩罚�以国家教育纲领的形式宣告了“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在明治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均表现出以儒学为重的倾向,与当时的国家教育纲领颇为符合。 1897年古城贞吉的《中国文学史》出版,作为日本近代第一部中国文学史通史,此书重视儒学,强调儒学教化。田口卯吉认为:“今此书成矣,学者辄得详彼此文学,为父子为兄弟之情,而知所以振作之方法,则其裨益国家文运,非少小也。”②直接表明此书是为阐明儒家大义所作。此外,由此书的叙述框架也可看出儒学的比重,包括序论
8、在内,“第二篇诸子时代”、“第三篇汉代的文学”、“第五篇唐代的文学”以及“第六篇宋朝的文学”均为与儒学相关的内容。 具体而言,古城贞吉从儒学的角度切入对中国文学的分析,认为中国文学的特质,归根结底是受儒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读书文字之徒为王朝所网罗,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质是上流社会的产物,其章奏议论的散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