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

ID:22709972

大小:72.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_第1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_第2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_第3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_第4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内容提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数度出现对文学史观处置的钟摆现象,本文提出不能轻易否认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宄的价值意义,但要重视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在强调史观对文学史研究的指南作用时,还应重视文学史研究自身的学科特性,重视对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探讨与发现,重视寻找和借鉴与文学史研宄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独特方式和思路。文章还对科学实证与历史还原、典型现象分析及长时段研究的思路等进行了阐发。【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观;史识;思路作者朱晓进,1956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7)。中国文学史研究作为独立的学

2、科,以及中国文学史研宄的学术品格的建立,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有文学理论研究,如《文心雕龙》、《艺概》、《诗品》之类;有文学批评,如诗话、词话、小说评点之类。但唯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从1904年印行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算起,中国文学史研究至今己有一百年的历史。这百年文学史研究的历史,从学科研宄的角度看,到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呢?近年来,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文学史观的问题。对于文学史观的关注,这的确体现了当前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写作上的理论自觉。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曾有过对文学史观的数度强调,而几乎在强调过后也曾产生过对史观问题的疑虑。文学史观作为方法论对文学

3、史研究具有"指南"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渗透在具体的文学史研宄中的,是由具体的文学史研究的结果所隐含着或显现着的,如果仅仅将某种史观当作"构造体系"的公式和贴到各种文学现象上去的标签,就容易在文学史研宄和文学史写作时落入"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的套路,而有违"论从史出"的文学史研宄和文学史写作的通行原则。文学史观之与文学史研宄的意义是重要的,没有文学史观的统摄,分散的文学现象往往难以凝聚成史。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文学史观之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处理好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的关系。中国人最早为文学作"史",主要接受了进化论的史观,进化论史观在文学史最初的研究尤其在五四时期占重要地位。胡适《白话文学史》的

4、方法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归纳的理论、历史的眼光和进化的观念。①「胡适:《胡适留学曰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67页。」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由上古叙述到现代的中国文学史著作(1924年泰在图书局初版),其中心史观也是进化论的,他在1929年更是出版了一部《中国文学进化史》(开明书局),在书名上就标明"进化"二字。稍后,郑振铎出版了《中国文学史》(插图本)、《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古卷》等文学史著作。他在介绍研宄中国文学的新途径时,基本上是重复胡适的观点,认为只要掌握了"归纳的考察"与"进化的观念",便如同"执持了一把镰刀,一柄犁把,有

5、了它们,便可以下手去垦种了。"②「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2页。」〃进化的文学史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盛行。③「关于20年代文学史研宄中的"进化的文学史观",可参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中"进化的观念"一节。」由于进化的文学史观强调文学发展的运动和变迁、发展和进步、联系和规律,应该说就最初的文学史研究而言,进化的文学史观对文学史研究建立自己的学科品格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进化的文学史观念的过分强调,使文学史研究的目的论色彩过重,文学史研宄似乎仅仅为了用来印证事物进化的普遍规律,而文学史研究自身的

6、目的和意义却多少被忽略了。而且,进化的文学史观念本身在方法论上导致的线性思维和决定论思想方法,也给文学史研宄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引起了研宄界的不同看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0年代学界对之的反拨。明确对这种文学史观提出不同意见的是周作人。他在1932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认为:"中国的文学,在过去所走的并不是一条直路,而是像一道弯曲的河流,从甲处流到乙处,又从乙处流到甲处。遇到一次抵抗,其方向即起一次转变。"而这"两种不同的潮流",周作人是概括为"诗言志__言志派"与"文以载道一一载道派","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的文学史".④「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岳麓书社(据193

7、4年人文书店重版《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校订),1989年,第17-18页。」这种归纳是否准确可以讨论,把"二元"简化成"言志"与"载道"也有简单化之嫌,这难以解释包括"白话文学"在内的文学史现象。其实,完全可以设立多条"二元"线索,例如再设立一些诸如"雅与俗"、"文言与白话〃、"文人〃与〃民间"等的二元线索,也许能够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等多方面的演变中展示文学发展的历史。但周作人这种观点的提出在当时是意在对进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