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ID:2738648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1页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2页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3页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4页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在校内建厂、校内创办企业,发挥学校的资金、人才、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搭建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已经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下属校办企业青岛青职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职国旅”)为例,谈一谈校办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及对策。中国7/vie  一、高职院校校办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瓶颈”  高职院校校办企业依附高校产生,在内部管理上有着浓厚的事业单位色彩。校办企业的管理人员多由学校任命并兼有学校、企业的双重身份。因此,在经营与

2、管理上普遍存在如下的发展“瓶颈”:  (一)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激励机制  校办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人员多为兼职。在学校的“铁饭碗”和企业的“担风险”两者之间,管理人员在决策时往往是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青职国旅在拓展各项业务时,往往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够签订正规业务合同、能否开具正规发票、资金往来是否合乎规范、是否符合学院的审计制度等等诸多问题,“宁可业务不做,不可冒险犯错”,长期以来国有单位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拓展。  与此同时,校办企业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是事业单位的管理的通病。即便

3、是对企业的营销人员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在大的管理体制内,也往往难以落实。最终导致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  (二)市场化程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的教育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同样,学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管理落后、信息闭塞等缺点,也是天生“营养不良”,缺乏与外部市场抗衡的能力。以青职国旅为例,每年的寒暑假,本应是以师生为目标客户的冬夏令营、亲子游等旅游活动的高峰期,但由于学校放假、封闭管理、停止供暖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职国旅业务的拓展。  同样,在旅行社新线路开发、精品线路营销推广等方面,青职

4、国旅与校外的旅行社相比,也略显“动力不足”,缺乏一种持续、长效的营销、激励机制。  (三)管理人才缺乏,缺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普遍缺乏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而在引进行业管理人员方面也同样遭遇尴尬:已具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工作稳定的管理者不愿离开现有岗位,难以引进;行业资历较浅的人员又不能满足带领团队、拓展业务的需求。“高水平管理者难以引进,普通管理者又不能将就”,因此校办企业的管理人员非常缺乏。以青职国旅为例,经过多年的“寻觅”,到

5、目前为止,仅从行业“挖”到一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  二、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事实证明,高职院校校办企业要想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突破发展的“瓶颈”,就要充分搞好“校、企、政”三方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走“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激励机制  “国无法不立,事无章不行”,要借鉴比较成熟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所用、创新发展。以青职国旅为例,在借鉴同行管理的基础上,结合青职国旅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继出台《青职国旅岗位责任制度》、《青职国旅营销奖励制度》、《青职国旅消防安全制度》、《青职国旅财务管理制度》、《青职国旅日

6、常考勤制度》等,2017年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二)细分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行业的竞争也逐渐透明化、白热化,企业也进入“微利时代”。只有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开拓市场,才能“掘到属于自己的那桶金”。以青职国旅为例,今年旅行社开辟以甘肃、青海为主的“西北专线业务”,与西北地区的知名旅行社合作,青职国旅设专门的外联对接人员,与西北地区的旅行社的外派营销人员一起做好营销宣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一起笼络客源、借力发展。  (三)校企分离,引进行业专门人才  把企业当成事�I单位来管理,永远是死路一条。要建立

7、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大胆引进、高新诚聘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人才。在人才激励政策上,要打破条框限制,根据该管理人才的能力、贡献度,在薪酬上给予充分的体现与认可,建立“能上能下、上不封顶”的弹性薪酬制度;为引进的管理人才提供优越的办公环境,让引进的人才能够“用得上、留得住”。以青职国旅为例,2015年青职国旅从青岛铁路国际旅行社引进营销管理人员一名,该管理人员将自己的忠实客户带入青职国旅,连续两年业务量大幅增长,年营业额都在230万以上,给青职国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校办企业是“高校”与“企业”联姻的结

8、合体,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还肩负着充当校内实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只有内炼制度、外强营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