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81645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评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30000【摘要】A的评价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淸蛋0、前淸蛋闩、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2、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屮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表现,病情发展到失代偿期时,可导致肝、肾、凝血等功能的异常,目前,干细胞移植是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1]。为了评价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54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4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屮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
3、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6:11,平均年龄(57.24±8.57)o观察组男女比例15:12,平均年龄(57.38±8.6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U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①采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产妇分娩过程中将胎盘娩出、清洁后抽取70〜120mL的脐带血置于采集袋中。②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脐血干细胞移体外分离液分离试剂盒分
4、离和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③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将分离和纯化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培养瓶内进行培养,之后放于倒置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流式细胞仪计数显示:CD34-、CD45+、CD29+、CD105+。④移植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股动脉的穿刺和插管,在肝固奋动脉放置导管进行造影,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吋,从左右肝动脉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缓慢注入,之后拔出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穿刺侧下肢须固定6h。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1.4数据处理将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5、[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差异冇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观察组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和总胆红素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w的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1.讨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原位肝移植被广泛认可,但由于供体缺乏,费用昂贵,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3】。干细胞移植是将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均比较强的干细胞植入体内,代替受损的细胞,重构原组
6、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生长特征及表面相关抗原非常相似,能诱导和分化来源于肝移植细胞的肝样细胞,为肝硬化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4】。本次研宄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血浆清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岑朝.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15-3317.[2】唐亚萍,霍继荣,戴瑛欢等.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7、.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1):857-858.[3】曾芝雨,李东良方坚等.胳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1年随访对照[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0):1533-1538.[4】公建庄,杜晨旭,陈雅宁等.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14,(20):2392-239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