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体会徐静永兰晓燕(内蒙古乌海市海南IX人民医院内蒙古乌海016030)【中图分类号】R6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71-02【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保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约占20%〜40%[1],由于该类患者常有复合伤,病情危急,及时正确地诊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对于脾破裂有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保脾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2月间共收治20例外伤性脾破裂有非手术
2、治疗指征的病人,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病人中,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坠跌伤5例、挤压伤6例、撞击伤1例。其中10例并肋骨骨折、血气胸,5例合并四肢骨折,1例合并肾挫伤,3例合并轻微颅脑损伤。1.2临床表现及诊断木组病例均有左上腹疼痛及压痛。诊断主要依据:外伤病史、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膜炎体征、影像提示及诊断性腹腔穿刺不凝血。入院时血液动力学稳定者10例,6例经快速输液、4例输血400〜600ml后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木组20例均行B超、C
3、T检查,结果提示脾破裂、腹腔内积液。脾脏损伤程度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经B超或CT确定,1级10例,II级8例,111级2例。1.3治疗措施(1)生命体征监护,吸氧。(2)绝对卧床休息1〜2周,避免过度用力及咳嗽,留置导尿,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预防便秘。约2〜3周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恢复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3)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并给予营养支持,一般在1周后正常通气的情况下即可解除胃肠减压改进流食,再逐渐过渡到普食。快速补充血容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情况。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尿量。(5)使用止血剂及抗生素、静滴泮托拉唑钠等。⑹72h内每6〜8h进行B超监测,动态观察血肿及腹部积血情况,以后每三天复查B超或CT一次,观察脾脏损伤愈合及腹腔积血吸收情况。(7>妥善处理合并伤如骨折固定。1.4结果本组2例入院第5天未遵医嘱而过早活动,2例均出现活动性出血,而中转手术切除脾脏,余均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成功率90%,平均住院吋间16(7〜30)天。出院后嘱注意休息,定期复查,随访1个月〜2年无并发症。其中1
5、1例3个月后经CT复查,证实脾破裂己愈合。2讨论一般说来,脾切除后,对日常生活及寿命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有人从免疫学角度出发,认为脾切除后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新陈代谢减弱,故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脾修补或部分脾切除,以维持脾脏在体内的免疫功能。但现代研究表明,脾脏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尤其是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脾脏切除术后可能发生严重感染、伤口感染、血栓栓塞性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甚至可发生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2】。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充分认识与正确理解,脾
6、破裂只有行全脾切除治疗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保脾处理已成为脾损伤处理的主流。0前对脾损伤的治疗已达成共识,即最大限度地保留脾脏或脾组织以保留脾脏的功能,避免或减少机体因无脾而遭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发生。为了保留脾脏减少并发症,除了成用脾修补、脾部分切除,自体脾片移置等多种保脾措施外,近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CT检查,不仅能对脾破裂作出明确的诊断及分型,而且为是否选择非手术治疗及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提供可靠依据,大量的临床成功经验也证实了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应注意以下方面:(1)对病人受
7、伤吋间、受伤经过、伤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2)动态观察腹部体征,注意肠鸣音的变化,腹膜炎体征的变化。(1)动态B超检查了解损伤进展情况及愈合情况。(2)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尿量变化,做好随吋中转手术之准备。(5>反复检查掌握冇无合并腹腔其他脏器损伤,排除需急诊手术的腹内合并伤,排除空腔脏器损伤。(6)绝对卧床休息1〜2周,避免过度用力及咳嗽,留置导尿,可适当给缓泻剂预防便秘。约4周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恢复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8、总之,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作为保脾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只要患者选择恰当,监察病情严密/冶疗方法得当,不失为一种安全冇效的治疗方法,适应于绝大多数外伤性脾破裂。对青少年病人应尽力采用保脾治疗。脾破裂也有少数出血快的病例,很快出现休克,这种情况不适合,应该紧急手术脾切除止血探査。一旦确定非手术治疗对象,必须严密观察血液动力学变化,动态监测相应指标,作好随吋中转手术之准备,同时尽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参考文献[1】张牧,姜洪池.保脾措施今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