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ID:27353674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_第1页
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_第2页
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刘安杏(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妇产科679100)【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176-01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顺序之首,以广大农村更为多见,根据我院观察产后出血原因中,仍以宫缩乏力性出血为主,现就这一主要原因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一2004年12月三年间住院分娩总数为4021例,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81%(156/

2、4021),此156例均为足月分娩,初产妇占63%,经产妇占27%,平均年龄为29岁(18-38)。1.2产后出血的原因按主要原因分类,宫缩乏力性出血142例,占总出血数的91.0%,居首位;其次为软产道损伤10例,占6.4%,胎盘滞留3例,占1.9%;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0.7%。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剖宫产分娩者71例,占50.0%;胎头吸引助产者32例,占22.6%;平均手术产占宫缩乏力的72.6%;正常阴道分娩者39例,占27.4%。在剖宫产中有12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胎盘剥离面渗血,有2例胎盘早期剥离伴子宫胎盘卒中致子宫收缩乏力出血。1.3产后

3、出血量与休克14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800ml者100例,占70.4%;〉800ml者82例,占57.7%。≤800ml者发生失血性休克3例,休克的发生率3.6%。〉800ml者发生失血性休克15例,休克的发生率21.4%。提示一旦超过800ml,则休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为前者的5.9倍。1.4制止出血方法有休克边抗休克边止血,对宫缩乏力性出血主要采用经腹壁手法按摩子宫刺激宫缩,并给予宫缩剂等传统方法,有3例效果不佳,使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后,增强了宫缩剂的宫缩效果,使125例即88.0%的病例获得成功。1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

4、出血不止,采用可吸收线缝扎局部血窦加纱布填宫腔制止出血成功,2例因胎盘粘连,剥离面出血难以控制被迫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另2例因子宫胎盘卒中,子宫缩复功能严重受损,也被迫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凝血功能障碍因出血难以控制被迫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抢救成功率100%,无1例孕产妇死亡。2讨论宫缩乏力性出血依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导致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因素较多,诸如产程过长,子宫被过度扩展,但手术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2】,本组病例中手术产占72.6%,我们发现宫缩乏力性出血不像软产道裂伤出血那样急而快,但出血量达800ml以上,则可发生失血性休兑,提示产后出血病例一旦出现休克,

5、则失血量至少在800ml以上,不可低估出血量。另外对产后大出血的临界标准尚无统一看法,我们认为将其定为800ml为好。对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根本疗法,应以设法恢复子宫平滑肌缩复功能为主,但对宫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我们经验证明,补充钙剂可提高子宫对宫缩剂的敏感性,钙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孕妇常伴有低血钙,而钙又是宫缩不可缺少的物质,子宫平滑细胞膜面上含冇丰富的前列腺素受体,前列腺素与受体结合后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从而使肌细胞出现收缩活动。对于产妇有要求再生育能力者,行宫腔沙条填塞宫腔法亦是有效的止血措施,但要加强术后抗感染治疗,对软产道裂伤要

6、及吋给予缝合止血。为预防产后出血,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减少人流术,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积极纠正胎位异常,降低剖宫产率,对防止产后出血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顾伯铭.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4);196.[2]庄依亮.积极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产妇病死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4);1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