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

ID:27333268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分析黄诚英(广丙北流市人民医院537400)【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S5(2010)23-0206-02【关键词】小儿中枢性协调功能障碍早期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是对脑瘫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对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间脑瘫的诊断,其中0-3个月间的诊断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是指由于各种病因致中枢神经损伤后,使中枢神经协调作用障碍而出现姿势反射异常和肌张力改变的病症。中枢性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如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脑性瘫痪,如在山生后及早诊断及正确的早期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上恢复脑功能减少患儿的伤残,提

2、高治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近年来我院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51例,0-6个月13例,7-12个月38例,其中男36例,女15例。全部符合脑瘫早期诊断标准即: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和肌张力异常。1.2诊断病史上要确定脑瘫的病因是在生后1个月之前存在的;要确定整个病程经过呈非进行性。临床表现方面,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特点及神经反射特点,确定是否为中枢性瘫痪;致病因素发生在新生儿时期之前;婴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痪;除外进行性疾病(如遗传代谢病、肿瘤等)所致的中枢性瘫痪;除外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CT、MRI及脑电图检查对脑瘫的诊断仅起辅助作用。2治疗婴幼儿运动系统处于

3、发展阶段,脑功能異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早期发现运动异常,早期加以积极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运动障碍的矫正需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功能训练的配合;另外对有其他脑功能异常,需同时予以干预和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制定训练内容和方法。常用躯体训练的有Vojta法和Bobath法等。以粗大运动及下肢功能训练为主,0的在于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抬头-坐-跪-站-走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20d为1个疗程,根据年龄调整训练方法,可长期进行。3讨论中枢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致病因素较多,奋的患儿可能是多种因素所造成。

4、一般病因分为三类:出生前因素:主要由于先天性感染、缺氧、中毒、接触放射线、孕妇营养不良、妊高征及遗传因素等引起的脑发育不良或脑发育畸形;出生吋因素:主要为早产、过期产、多胎、低出生体重、窒息、产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期各种感染、外伤、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等。但存在这些致病因素的患儿并非全部发生脑瘫,所以只将这些因素视为可能发生脑瘫的危险因素。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脑发育不良、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产伤、胆红素脑病等被视为可能发生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遇到早产儿、窒息、颅内出血等高危因素或病史的患儿,一旦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或姿势异常,早期诊断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使患儿

5、得到早期治疗。过去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但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除极严重者外,均可以治愈或正常化。早期治疗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脑组织在婴儿早期(0-6个月),尤其是在新生儿期,尚未发育成熟,由于小儿神经系统正处于不断发育阶段,婴儿早期运动由皮质下中枢控制,受反射支配,还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而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脑组织的发育成熟,运动中枢逐渐转移至皮质,在受损的皮质运动中枢控制下出现生长发育落后、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此吋己失去最佳的治疗吋机。所以,在婴儿早期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恢复能力强。功能训练这是治

6、疗脑瘫的主要手段,视功能训练,通过反复的视觉刺激、头控制训练通过被动训练,头能主动控制并保持正确姿势。头控制的好,是将来患儿翻身、坐、爬及站的基础。上、下肢功能训练,先降低四肢肌张力,然后采取被动、助力、主动方式进行四肢功能综合训练,双手中线活动、抓握、传递及手的对掌、对指等,双腿踢、蹬、抬起、跪、爬及站立、行走等。翻身和爬行训练依据患儿年龄,采用适当手法,通过不断刺激,反复翻身及爬行训练,从被动至助力,最后主动,达到翻身、爬行的0的。中枢性协调功能障碍作为脑瘫早期的诊断,在临床上冇着重要意义,对婴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减少婴儿残障,防治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行为异常的关键,因此脑

7、瘫早期诊断的过程又是一个正确评价婴幼儿神经发育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脑瘫早期诊断,而且还可为儿童保健及优生优育提供神经学的方法及依据。对婴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减少婴儿残障,防治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行为异常的关键,提高临床医生对脑损伤的早期症状及体征的诊断水平,为减少残障,要加强高危儿保健的宣传教育,强调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对脑损伤应采取早期干预和长期治疗,提高认识,树立治疗信心,配合康复治疗。参考文献[1】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