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31585
大小:60.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曲艳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曲艳玲曲艳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130021)【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36-02肺炎系指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多发生于婴幼儿,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多见于冬春季或气温骤变时。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变化快,因此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且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再度
2、出现,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过程中,作者从保持适宜环境、保持呼吸道畅通、观察病情、合理饮食、静脉输液和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给予精心护理,积极控制炎性反应,防止发生窒息,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木组肺炎患儿共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个月〜6岁。均符合WHO推荐的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呼吸频率改变。并发心力袞竭5例,嗜睡4例,喘憋、紫绀7例,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12例。肺部闻及湿罗音,X线示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血清冷凝集试验IgM抗体阳性。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全部治愈出
3、院。2护理措施2.1保持适宜环境: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保证患儿有足够的睡眠,谢绝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对小儿应保暖将衣被整理舒适,并盖严肩背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要定时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保持室温在18〜22°C,相对湿度55%〜60%为宜。病室每天用2%过氧化氢空气喷雾消毒2次,循环风消毒1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2.2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保持呼吸道畅通奋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从而减轻喘憋、改善缺氧状况。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措施,雾化吸入是呼吸道湿化的-•种,它能有效地排
4、除支气管痉挛,并能消炎、止咳、稀释痰液,痰液黏稠吋应配合应用。雾化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道梗阻,药物不能充分吸收,起不到治疗作用。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并尽快用一次性吸痰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吸管插入时中断负压,到位后边吸边旋转边提抽。吸痰吋应注意负压不宜过人,避免黏液冋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应将口鼻腔分泌物彻底清除。清理痰液吋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可反复清理,但操作要轻柔,压力控制要适宜,吋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s。重度患儿给氧根据缺氧程度决定氧流量及供氧应吸氧2〜3min然后再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3病原治疗与护理: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5、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并观察药物疗效。用药的原则是按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如肺炎链球菌用青霉素G,流感嗜血杆菌用氨苄青霉素,耐青霉素肺炎球菌用万古霉素或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金黄色葡萄球菌用苯唑青霉素等,大肠杆菌可用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霉素等。B前临床上常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最近推荐使用羟氨苄青霉素,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应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抗生素使用吋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d,病情严重时可适当短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以缓解全身中毒症状。2.4合理饮食:重症肺炎患儿多因高热、呕吐、腹泻等原因影响进食,所以在患儿能进食的情况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保证足够的优质蛋
6、白质。伴冇发热者,可鼓励孩子多喝水,给予流质饮食,如奶类、米汤、果汁等,退热后可换成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由于患儿呼吸次数较多及发热,水分散失较多,所以需补充足够的水分。2.5静脉输液:为了供给足够的热量及水分,作为静脉给药的途径,肺炎患儿经常需要静脉输液。输液时砬注意:①穿刺吋动作要轻、准、稳,保护好血管。②严格控制点滴速度,保持均匀滴入,滴速应控制在8〜12滴/min,避免滴速过快,冋心血量增加,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而致心力衰竭。最好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一般10〜15ml/h左右,维持液体24h均匀输入。③重症患儿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应尽可能经口摄入营养,精确记录
7、出入量。④应用不同药物吋应注意配伍禁忌及降低药效问题。2.6健康教育:恢复期的患儿可配合理疗仪局部照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同吋告知家长平吋应对患儿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质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预防感染,教育患儿咳嗽吋用手帕或纸捂嘴,尽量勿使痰飞沫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让家长了解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知识,预防本病发生。参考文献[1】冯益真,张瑞凤,谢荣银.实用小儿呼吸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45.[2]王改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