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

ID:2732768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_第1页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_第2页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_第3页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_第4页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调肝理脾治验4则论文.freel×2.2cm)”。就诊时已过经期。证见右侧少腹隐隐作痛,面色晦黯,恶心欲吐,纳差少食,胸闷气短,叹气得舒,手足厥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左脉弦滑有力、右脉弦细无力。患者自诉家务繁重,生活压力较大。中医诊断:痛经,辨证为木郁克土,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卵巢囊肿。治法:调肝理脾、化瘀止痛。药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处方:柴胡6g,青皮10g,陈皮10g,香附10g,紫苏梗10g,清半夏12g,炒枳壳30g,焦三仙各10g,生黄芪30g,党参30g,生白芍30g,生蒲黄(

2、包煎)10g,炒五灵脂10g,桃仁10g,红花10g。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患者服药次日,腹痛、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即明显减轻。前后共服用上方30余剂,全身症状均显著改善。2007年1月,行B超复查,卵巢囊肿消失。按:本例患者按中医“痛经”治疗,效果显著。不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内器质性病变亦得到满意治疗。“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对其辨证分型一般多从肾气不足、肝血亏损、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客胞宫、湿热郁结等角度着手。本例患者发病时疼痛剧烈,伴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证

3、属气滞血瘀无疑。而探究造成气滞血瘀的机理,面色晦黯、胸闷气短、叹气得舒、手足厥冷、左脉弦滑有力,证属肝木郁结;恶心欲吐、纳差少食、右脉弦细无力,证属脾受肝克。加之患者疼痛部位以一侧少腹为主,亦属肝经病变无疑。肝藏血,主疏泄;脾生血,主运化。肝之疏泄失职,脾之转运失常,皆可造成气滞血瘀。故以柴胡疏肝散调达肝气,使木不克土而治本;配以失笑散活血通络,使瘀行痛止而治标;佐以生黄芪、焦三仙、党参等扶助脾胃,一方面可使脾胃强健,不受木克;另一方面又能培土生金,佐金平木。药后使肝得舒,脾得健,瘀得消,痛得止,

4、卵巢囊肿亦得以消除。2神经性呕吐案例2:患者,女,42岁。主因恶心呕吐持续发作2月,加重2周,于2006年12月就诊。患者自诉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自制。每次发病时呕恶连声,不能站立,必俯身吐出大量清水痰涎,病情方得缓解,呕吐剧烈时可吐出青色胆汁。开始时,每日发作5~6次,后来发作次数渐趋频繁,乃至整日呕恶频频。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就诊前经某医院检查,排除肝胆系统病变;胃镜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曾给予谷维素片、维生素B6、胃复安及吗丁啉等对症治疗,

5、效果不佳。2周前,因家庭琐事烦扰而呕恶加重。就诊时证见呕恶连声,不能起身,吐出物为清水痰涎,形体瘦削,面容憔悴,心情烦闷,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呕吐,辨证为肝脾不调,胃失和降。西医诊断:神经性呕吐。治法:调肝理脾、和胃止呕。药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6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30g,生黄芪30g,焦三仙各10g,炙甘草10g,生姜12片,大枣12枚。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患者服药当日,呕恶明显减轻。2剂后,呕恶已止,食纳渐增。继以上方调理月余,呕恶

6、未见复发。按:神经性呕吐,又称心理性呕吐、癔病性呕吐,属西医“胃肠道功能紊乱”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在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例患者症状表现以呕吐为主,呕吐剧烈时可吐出青色胆汁;结合患者因家庭琐事烦扰而呕恶加重的病史及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脉、舌、色、症,可以推断证属肝脾不调,胃失和降。其病机正合《伤寒论》之小柴胡汤。对于小柴胡汤的使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曾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例患者脉弦细弱、呕恶不止、心情烦闷、不

7、欲饮食,诸多症状极与小柴胡汤证相符。故方中用柴胡配黄芩以清肝胆之郁,半夏配生姜以降胃气之逆。同时,考虑到患者“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又以党参、生黄芪、焦三仙、炙甘草、大枣等甘温补脾,顾护中州。诸药合用,调肝理脾,扶正祛邪,升降相配,开合并举,切中病机。3慢性胃炎案例3:患者,女,46岁。主因上腹胃脘部胀满疼痛,间断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于2006年12月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胃脘部胀满疼痛,尤以餐后更为明显,伴食欲减退、嗳气、泛酸、便秘、体重减轻等。经某医院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

8、胃炎(幽门螺杆菌型)”,给予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显。1月前,因饮食不适而胃痛加重。就诊时证见胃脘疼痛,时作时止,多于餐后或进食粘腻碍胃之品后加重,面色萎黄,形容憔悴,纳差少食,嗳气,泛酸,便秘,大便三四日一行,倦怠乏力,懒于言语,夜寐梦多,口干口苦,舌黯,苔少,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为肝脾不调,肝胃郁热。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法:清肝理脾、和胃止痛。药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枳实15g,生白芍30g,生甘草6g,柴胡10g,川楝子10g,延胡索(打碎)10g,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