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02905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养姜锋新疆乌兽木齐市第十五小学830000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木功一一多思、多读、多写,乂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环境课外活动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优化教学环境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1.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
2、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朿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
3、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2.构建语文学习的硬件条件就语文学科教学来看,基木的教学硬件条件有标准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构建这些硬件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课堂教学中找到突破U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以生活的反差激
4、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2.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学研宄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己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3.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教育效果比
5、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上许多倍。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课外活动丰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1.读课外书与读报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爱读报的好>J惯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这方
6、面我采取了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制作剪报和编写手抄报;采取了小组活动的方式,大家一起来读,再一起议论;还采取了集体活动的形式,开读书报告会,把书报的内容排成小节0演出。2.看电视与看电影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用很多的时间看电视,也经常看电影。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语文课外活动还要把学生看电视和电影纳入到活动之中。我多次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片,之后针对所看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讨论。我发现这样确实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学生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
7、欲。3.说话、讨论、朗读、讲演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U头表达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前国内小学普遍班容量过大,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小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砬该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适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途径,既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又可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新课程改革在各校学生中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