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肌松监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与传统拔管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肌松监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与传统拔管的比较张丽峰鲍杨史东平封卫征杭燕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麻醉科上海201800)基金项目: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7jKK020)作者简介:张丽峰(1977.9-),女,木科,上海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人麻醉。【摘要】目的:观察肌松监测下指导老年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ASA1〜II级,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
2、例。记录各时间点(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lh>的MAP,HR,脑电双频指数(BIS),四个成串刺激(TOF),TOF<0.9为肌松残余。结果:肌松监测组MAP,HR指标稳定(P>0.05),拔管后l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拔管后lh的PORC发生率28%。结论: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低,只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肌松残余;气管拔管;四个成串刺激;脑电双频指数【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
3、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07-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择期老年全麻患者100例,年龄70±5岁,体重50-75Kg,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100例随机分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组(A组}和传统气管拔管组(B组)各50例。1.2方法: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监测MAP、HR、BIS,釆用HXD-1C028肌松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形式(TOF值)监测肌松。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咪哇安定0.05mg/kg、芬太尼3ug/kg、异丙酚1.5mg/kg、顺式阿
4、曲库铵0.15mg/kg。维持:异丙酚5-10mg/kg/h泵注;瑞芬太尼8-10ug/kg/h泵注;维持术中BIS=40-60之间;顺式阿曲库铵追加量为0.1mg/kg,45分钟追加一次。A组术毕持续静注异丙酿使BIS=75±5,在TOF≥0.9时停用并拔除3管导管;B组术平•停药,在临床评估下拔管。两组均不拮抗。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lh的MAP、HR、BIS、TOFoTOF<0.9为肌松残余(PORC)。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
5、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斜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A组: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lh的MAP、HR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拔管后lh的肌松残余(PORC)发生率为0%。B组:拔管吋的MAP明显高于术前(P<0.01);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lh的HR都较术前明显增快(P<0.01)(见表1);拔管后lh的PORC发生率28%。3讨论传统评估下气管拔管存在的缺点:(1)可引起短
6、暂而强烈的心血管反应[1],这是由于麻醉苏醒过程中,病人意识逐渐清醒,气管导管的刺激、吸痰拔管吋对气管及咽喉部的直接刺激等多因素引起,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躁动不安等。一般正常患者能耐受气管拔管吋的心血管反应,但老年人整个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降低,对循环改变的适应能力差,此不良反应则可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对苏醒和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更显著,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约占50%,所以气管拔管引发的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的潜在危险性更大。(2)因为老
7、年人机体功能呈现出年龄相关性改变,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老年患者肌松药运用的不可预测性,个体差异极大。而抬头、握力、伸舌等传统评估方法又受许多因素影响,故常因评估不足而发生术后肌松残余。表1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变化(每组50例,x±s)*与术前比,*P<0.05**P<0.01o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的优势在于:(1)冇利于定量反应肌松的恢复,以减少老年人拔管后的肌松残余,术后肌松残余可出现苏醒延迟,肺活量减少、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等[2]。MurphyGS等人研究发现术中肌松监测仪的
8、使用减少了术后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阻滞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4],BlobnerM指出只有使用了肌松监测仪,那么术后肌松残余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的[5]。有数据表明轻度的肌松残余(TOF在0.7-0.9之间)可能和严重的呼吸系统及咽部肌闪的损伤相关[3],因此本研宄选择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