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

ID:2724169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难点:领略本文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坦,悱恻动人的散文艺术之美。作者背景作者简介: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中了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会试屡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四方来从学的人很多,海内称为震川先生。六十岁上,嘉靖四十四年才中了进土,选为湖州长兴县知县,移

2、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隆庆五年,1571)。有《震川文集》四十卷。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反对拟古主义,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后人誉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归有光的散文不是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

3、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解题: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曾住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作者自号项脊生,斋名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乃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文言基础知识1、标注划线字字音(A)渗漉()修葺()垣墙()栏楯()冥然()老妪()先妣()呱呱()象笏()长号()扃牖()凭几()偃仰()瞻顾()偃仰啸歌()万籁有声()婢女()阖门()异爨()栖息()2、释义:(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室始洞然明亮(洞若观火)亦遂增胜美顾视无

4、可置者环顾,向周围看室始洞然明亮(洞若观火)亦遂增胜美以当南日“挡”,遮挡。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整体,“一”是数词作名词。鸡栖于庭居住,停留。栖息妪老妇人。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这里束发古人男子十五岁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丁。大母过余曰看望久不见若影你(的)吾家读书久不效成功功效何竟日默默在此整日比去,以手阖门及,等到从轩前过经过余扃牖而居关闭窗户轩凡四遭火共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3、一词多义(过、顾、当、置、去、所、之可参见《点拨》P103)4、词类活

5、用(释义)(A)(1)名词作状语①雨泽下注下:向下②使不上漏上:从上③前辟四窗前:在前面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内外:在内外⑤东犬西吠西:向西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2)名词作动词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垣墙:砌上垣墙②乳二世乳:喂乳,用乳汁喂养5、古今异义(A)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或道观的住持②墙往往而是古义:到处(都是)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③凡再变矣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④后五年,吾妻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6、特殊句式(A)(A)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

6、子也妪,先大母婢也(B)倒装句鸡栖于庭状语后置句式家有老妪,常居于此状语后置句式补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含的文化常识。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问题导读:问题研究示例(D)1、本文名为《项脊轩志》,全文却更多地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请你说说项脊轩与作者身世和情感的联系,并举例说明。参考答案:第一,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

7、第二,此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第三,小轩是自己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此文处处写项脊轩,实际上是处处在写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凭借之物。具体分析:  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  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诸父异爨——直接描写家道的衰败,抒发怀念往昔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次遭火——以往都有神护,现在呢?反而破败不保。反衬家庭现在的不幸。  妻至轩中——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小结:在这篇抒情

8、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由于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而形成的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难愉惨侧之思溢于言之外”。2、《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