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

ID:27238878

大小:593.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2-02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_第1页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_第2页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_第3页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_第4页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容摘要2010年10月起在全国推开的量刑规范化改革为法官量刑提供了一套相对具体明确的实体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法官量刑裁量权的作用,但从根本上看量刑是否公正不仅体现为实体公正,更应体现为程序公正,即通过程序规制确保法官最大限度地获取对量刑有价值的各种量刑信息信息,同时确保当事各方能充分发表己方的量刑意见并对量刑裁决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然而现阶段以实体控制为中心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模式并不能有效回应和解决上述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一条现实且必要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健全以量刑情节调查制度为中心的量刑程序控制机制,即通过对量刑情节

2、调查范围、调查主体、调查方式进行规范来确保完整客观的量刑信息能有效进入量刑程序;通过对量刑情节庭审调查程序、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进行明确来确保当事各方对量刑裁决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本文即试图通过剖析当前公诉案件量刑情节调查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探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进一步明确量刑情节调查制度在量刑规范化制度体系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地位以及现阶段量刑情节调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科学完整的量刑情节调查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共约二万字。第一部分是现阶段量刑情节调查存在的主要

3、问题,作为本文的引论和铺垫,主要包括量刑情节调查的实体规范局限、量刑情节调查的程序规范局限以及检察机关对量刑情节调查实施法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三部分内容。关于“量刑情节调查的实体规范局限”的问题,主要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的罪名涵盖不完整、量刑情节规定不全面、量刑标准规定不具体和全国量刑实体标准不统一四个方面,分析论证影响当前量刑情节调查效果的实体规范障碍。关于“量刑情节的程序规范局限”的问题,从分析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量刑程序意见》)相关规定实际执行情况入手,全

4、面查找现行刑事诉讼模式下控方、辩方和被害方调查、运用量刑情节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实践困境,并结合我国定罪量刑一体化诉讼模式对量刑情节调查的影响,全面归纳现行诉讼程序规范的不科学、不完善之处。关于“检察机关对量刑情节调查实施法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考察当前检察机关与量刑监督有关的审查起诉、量刑建议、公诉案件质量评判和刑事抗诉1-----等方面制度规定和实践操作情况,通过辩证分析量刑情节调查制度不健全给检察机关量刑监督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检察机关相关工作机制滞后给量刑情节调查造成的困难,为后文探寻量刑情节调查制度完善途径提供有益借鉴。第二部分

5、是现阶段量刑情节调查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站在改革决策者的角度,从改革路径选择、改革理念原则、改革推进方案等三个方面深入探析量刑情节调查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为改进完善量刑情节调查制度提供理念上的指引。其中,改革路径选择方面,通过研究量刑实体控制和程序控制两条路径的各自优势和相互关系,着重论证程序控制手段在量刑程序构建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改革理念方面,通过辩证分析规范执法与能动执法之间的关系,找寻能动执法的理论、政策和制度依据,为能动执法对规范执法的弥补和矫正作用提供佐证,以切实扭转刑罚裁量领域长期存在的“国家主义”

6、错误倾向,并通过强调量刑的“以人为本”有效促进量刑的公正与均衡。针对改革推进方案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考察现行量刑制度规范对前期试点成果尤其是“社会调查报告”和“隔离式庭审程序”的吸收转化情况,分析论证过于保守的改革推进方案对改进完善量刑情节调查制度、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阻碍作用,为加速推进量刑情节调查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构建量刑情节调查制度的具体设想,这一部分以明确量刑情节调查制度在新型的量刑程序控制体系中基础和核心地位为出发点,详细论证量刑情节调查制度的构建原则和方式,以期为今后相关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处主要探讨四个方面的

7、问题:其一,在理论基础方面从研究证据制度在刑事诉讼制度中所处地位出发,重点分析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内涵和外延的区别以及量刑程序的独特要求等问题,论证量刑情节调查制度的独立价值以及其在量刑程序中的核心地位。其二,在量刑情节分类、表现方式和取证主体方面,通过比较学界关于量刑情节分类的不同标准,从本文的研究目的出发将量刑情节分为与被告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关的犯罪情节、与被告人个人特殊情况相关的情节、被害人的情况等三大类,并按照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对每一类情节的具体表现形式(或称载体)及取证主体进行进一步明确细分,同时还针对实践中容易引发争议的

8、“被害人所受精神损害”和“民愤”能否成为量刑情节以及“社会调查报告”的受托主体、适用范围、调查方式等展开进一步深入探讨,力求通过明确量刑情节分类标准的方式来大致圈定量刑情节的外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